
日志文章
第一农村支部记念馆
探访广西第一农村支部记念馆 中共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多贤支部)纪念馆,坐落在广西梧州市万秀区夏郢镇凤凰村旧圩村小组。纪念馆建筑面积840平方米,主体馆为一座三层仿古青砖建筑,通过连廊与二层结构的附楼连通。纪念馆内有展厅、培训教室、接待室、会谈室等。 广场上旗帜雕塑和简介: (资料图)纪念馆全景: 纪念馆内庭园: 1925年12月,中共党员林培斌(岑溪人)在广东农民讲习所毕业受委派,与黄启滔、罗瑞成、谢铁民到梧州发展农民运动。 毛主席关切广西农民运动: 1926年初,林培斌等人由多贤乡水口村知识青年刘铁雄作向导,深入苍梧多贤乡(今夏郢镇)头堡、三堡、芳桂、夏郢圩等地,宣传发动农民群众。不久,在芳桂村(今镇安村)建立苍梧县第一个乡农民协会组织,在开展农民运动的同时,进行建党工作。 1926年3月,中共多贤支部成立,林培斌任书记。同时发展农民运动的骨干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5月林培斌发动群众示威游行,迫使夏郢民团局停止“码头捐”。1926年8月,中共多贤支部发动群众示威游行,迫使苍梧县知事停办“粪溺捐”。其后,又采取有效措施成功实行二五减租,粉碎田主换耕夺佃阴谋。中共多贤支部带领农民掀起了革命浪潮。 林培斌生平: 中共多贤支部是中共广西的第一个农村支部,它的成立从1926年3月到1927年3月期间,发展了区农会4个,乡农会50个,会员多达4646人,人员遍布桂东南15个县,推动了桂东南乃至整个广西革命的发展。 纪念馆还陈列有“桂林七.九事件”三烈士的有关资料。三烈士中苏蔓,原名苏裕源,1914年1月出生于广西苍梧县夏郢镇凤凰村,罗文坤又名罗娴,1917年出生于广西苍梧县京南镇纯冲村。张海萍,原名张妙灵,1917年生于广东东莞县篁村乡。 1942年5月,由于叛徒的出卖,在桂林的苏蔓、罗文坤、张海萍三人连同其他一些地下党员相继被捕。三烈士经受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敌人用假释为圈套,释放三烈士企图诱捕前来接头的地下党员。三烈士经过慎重的思考,在完全失去自由,无法与外界取得任何联系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集体自杀这种最为悲壮的方式向外界发出警报,彻底粉碎敌人“放长线,钓大鱼”的阴谋诡计。1943年2月7日,中共广西省工委发出《为反对顽固反共分子继续摧残告全体同志书》,沉痛悼念苏、罗、张三烈士,号召全体党员“学习苏、罗、张三同志宁死不屈的精神来保存革命实力”。 桂林七.九事件三烈士有关资料: 纪念馆陈列有革命烈士有关资料、农民委员会的文献等相关历史图片、照片100多张,农民运动中使用的镰刀、刺刀、马刀,上世纪20年代农协人员衣物等文物10多件,油画壁画10多幅及相关多媒体视频资料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共产党员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重要场所。 有感中国共产党艰难困苦、浴血奋斗的辉煌历程,为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深深敬仰。再次发步宋·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诗韵咏叹:
抛头洒血何迟疑, 理想伟业志不移。 魂归九泉蛰龙处, 两个百年神州知。 |
一共有 1 条评论
理想伟业志不移。
魂归九泉蛰龙处,
两个百年神州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