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资料

留言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用户ID:  55816
用户名:  玉林华戈
昵称:  玉林华戈

日历

2023 - 3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2023 - 3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21-10-15 23:50

百年风采长相思    愔愔方寸昭心迹



百年风采长相思    愔愔方寸昭心迹
——记玉林市收藏爱好者梁智华的伟人情结
□《南国早报》记者 文 萍 赵本高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周年之际,广西《玉林日报》社特刊部主编、玉州区记者站站长梁智华向邮人展示了他收藏的有关邓小平题材的部分藏品。梁智华说,他目前已收全了我国发行的关于邓小平题材的邮品,国外发行的邓小平题材的邮品也基本集齐了。

      在我国集邮界收集邓小平专题邮品的知名人士为数不少,然而梁智华最早为集邮界所认知的,不是他的邮品,而是他的品德。2002年1月11日出版的《中国集邮报》第2版曾刊登了《邮迷梁智华勇斗劫匪》一文,对他奋不顾身擒获两名正在实施抢劫的歹徒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曾在全国集邮界引起热烈反响。

能达到这种见义勇为思想境界的集邮者,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限的热爱和崇敬,收藏大量关于邓小平题材的精美邮资票品,谁都不能不说这是揆情度理、正心诚意的事情……


(小标题)邮资票品 寄托绵绵怀念


      还在上初中时,梁智华就对收藏邮品有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他父亲在梧州市外贸局工作,经常收到来自港、澳、台地区和外国的邮件,邮件上那一枚枚展示异地风情的邮票让他着魔,从此他迷上了集邮。上高中后,梁智华更是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花在了收藏邮品上,每年他都到邮局去预订数套新发行的邮票,数年之后,这一*惯让他收集到了他第一张有关邓小平的藏品,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出现邓小平形象的邮票。

      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1985年1月15日,邮电部为了庆祝遵义会议召开50周年,发行了一套2枚的《遵义会议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其中第一枚“遵义会议”的邮票上,左起第四人就是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年仅31岁的邓小平。这张邮票让梁智华心里一动,因为邮票上的邓小平当年领导八桂儿女在百色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开辟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故事从小就深入梁智华的心里。他开始留心有关邓小平的藏品。

      到了1992年,梁智华决定把邓小平的藏品当作一个专题来收藏,这是因为在当年的武昌讲话中,邓小平那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深深地震憾了他,他对记者说:“伟人的平民情怀更显伟大,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我想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伟人的祟敬。”这之后的十数年间,梁智华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搜寻有关邓小平的邮票、邮戳、明信片、门券、烟标、彩票、纪念章、纪念币、纪念笔等等。他自豪地对记者说,现在把他所有的这些藏品集中起来,完全可以举办一次“伟人邓小平”的展览。

      在梁智华的藏品中,有一件非常特殊的邮品,那是一张加盖有错戳的首日实寄邮资片。2004年5月1日,百色市启用了一枚以头戴军帽、身穿军服的邓小平头像为主图,并加刻有“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百色起义75周年”等字样的宣传戳。当梁智华从邮友中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坐出租车赶到百色市邮政局,为自己实寄了几枚加盖有此戳的首日封、邮资片,谁知这竟为他收集到了一件珍贵的邮品。因为刻制人员粗心大意,把“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中的“诞辰”误刻成“延辰”,当天下午,百色市邮政局就下令马上停用这枚宣传戳,重新刻制。这枚错戳由于使用时间很短,存世量很小,其收藏价值无疑是很大的。


(小标题)门券门票 追寻伟人足迹


      梁智华在收藏有关邓小平的邮品之余,对与邓小平相关的景点门券门票也有极大兴趣。参加工作后,他每到一个地方出差或旅游,都要到那些与邓小平相关的景点去走一走、看一看,除了去实地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收藏景点的门券门票,以此来追忆伟人的战斗历程。作为记者,梁智华本来可以不买门票,可是为了收集门券,每次他都自己掏钱购票。对于他的这一举动,有人说他太傻了,能省的不省, 偏要去花钱,但他总是一笑以对。

      2004年3月初,梁智华到四川省广安市协兴乡的牌坊村参观邓小平纪念馆时,他为了收集到邓小平纪念馆的门券,就毫不犹豫地从钱包里掏出30元钱买了门票进去,然后把这张门票珍藏起来。数年下来,梁智华在这上面花费巨大,可与收藏到的许多珍贵门券相比,他觉得很值得。

      对广西那些留有邓小平足迹的地方,梁智华更是不愿放过。近年来,他多次专程到百色和龙州等地,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和红八军军部旧址、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并设法收集到了这些景点的各种门券门票和相关藏品。

      朋友们知道梁智华爱好收藏有关邓小平的门券门票,便常把自己的这类门票赠送给他,这使梁智华的收藏很快丰富起来。不过,许多早期的门券得来却颇为不易。今年年初,他得知百色有一位藏友保存有一枚早期红七军军部旧址门券,就多次去信商讨购买,谁知对方也对这张门券极为珍惜,不为所动。梁智华只得打出“感情牌”,先寄去这位藏友所收专题的藏品以及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反复多次,最终这位藏友被他的真诚和执着打动了,免费赠送了这枚门券。从此,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位藏友还经常给他寄来有关百色起义的各种藏品。


(小标题)以诚待人 结交藏友遍四海


        在梁智华的藏品中,颇为珍贵的是那200多张来之不易的关于邓小平的外国邮票。梁智华视这些为精品中的珍品。因为,从这些遍及四五十个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关系收集而来的邮品中,他看到世界各国人们对邓小平的崇敬之情,看到邓小平的魅力和祖国的日益强大。200多张,十多年的努力,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梁智华为之付出的心血。

      得到这些邮品,一是通过藏友间的友谊。梁智华为人真诚,经常有不少藏友来信、来电请他帮忙寻找各种藏品,他总是有求必应,慷慨助人,从不计较什么个人得失。2002年12月份,来宾有一位姓伍的收藏爱好者给梁智华来信,说他也在收集有关邓小平的藏品,还缺少一些有邓小平题词的邮品。梁智华当即给他寄去了十多枚利比里亚、坦桑尼亚、加纳等国家发行的有邓小平题词的小型张、小版张。去年8月份,有一个身有残疾的新疆中学生也慕名给梁智华写来一封信,说其喜欢收集广西各地的门券,请他帮忙寻找。梁智华接到信后,同样慷慨大方地给这个新疆中学生寄去了100多张广西门券。这样的事不计其数,做得多了,他也得到了回报。沈阳一位姓龚的朋友,同样也是邓小平邮品的收藏者,梁智华经常给他寄去以百色起义为题材的纪念封、邮资片、邮戳等邮品,而姓龚的朋友因为地理上的优势,经常可以得到来自朝鲜的邮票,他便把一些朝鲜邮票赠送给梁智华。在这些邮票中,比较珍贵的一枚是朝鲜在1998年为香港回归中国一周年而发行的那枚邓小平头像的金箔张。

      这种与藏友间的往来,不仅使梁智华获得了友谊,也使他的藏品越来越丰富。如今,他的朋友遍及世界各地,其中一个叫阿康尼达的坦桑尼亚朋友对他帮助最大。梁智华和阿康尼达相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在桂林的一次旅游中,共同的集邮爱好让他们保持了长久的友谊。当阿康尼达得知梁智华在收藏邓小平主题藏品后,便把他所能收集到的以邓小平为题材的邮品邮寄过来。梁智华保存的利比里亚、坦桑尼亚、罗马尼亚、圣文森特、赞比亚、多哥、汤加、马里等国家在1997年发行的以纪念邓小平为题材的邮票、小型张和小版张都是阿康尼达提供给他的。这其中,赞比亚发行的一枚小型张最为难得,邮票主图为邓小平头像,但四周却插绘了8幅邓小平与美国尼克松、德国科尔、法国密特朗、前苏联戈尔巴乔夫、日本大平正芳、赞比亚卡翁达、英国撒切尔夫人等领导人会见的场面;马里发行的1枚小型张《’97和平年》也很有情趣,邮票图案选取了邓小平与小孙子嬉戏的镜头,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在这些藏品中,最珍贵的是1996年冈比亚为庆祝第九届亚洲邮展在中国举办,特别发行的一枚以邓小平坐在沙发上的全身像为主图的金箔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发行的以邓小平为主图的金箔张,由于发行量较少,现在已很难找到,所以非常珍贵。而得到这枚金箔张,缘于梁智华的一次香港之行,1997年5月底,报社派他与两位同事去香港作香港回归前夕的系列报道,因为他有一个姐姐在香港,所以工作之余,也见见亲戚朋友,于是见到了通信数年却一直没有谋面的香港李先生,这张梁智华藏品中的珍品,便是李先生的赠品。

      在采访中,梁智华还告诉记者,200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那时全国各地的各族人民肯定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缅怀和纪念邓小平这位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的。因此,他认为,一个收集邓小平专题藏品的大好机会又到了。从当年年初开始,为了更好地收集邓小平藏品,他就变得更加活跃了,他要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领袖的热爱与崇敬之情。那一年,梁智华共向各地藏友发出了500多封信,征求加贴国家邮政局在8月22日发行的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邮票的首日实寄封、首日实寄片,以及加盖8月22日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各种宣传戳、纪念戳、风景戳的首日实寄封、首日实寄片。后来,梁智华确实收获到了一个接一个的惊喜。


(小标题)辛酸甘苦 收藏生活多姿多彩


      梁智华说,收藏是一种能给人带来身心愉悦的爱好,但同时又是必须付出极大精力和时间的事情。他的藏品大多是通过购买得来的,许多邮品价值不菲,因为自己收入有限,为了得到它们,有时他便要有负于家人。

      2003年10月份,梁智华本来答应拿出一笔钱为儿子订阅《博物》、《米老鼠》等杂志,不料这时却从《集邮博览》上看到有一家邮票公司出售尼泊尔、乌干达、马尔代夫、纳米比亚、塞拉利昂、加蓬、密克罗尼西亚、苏格兰和马绍尔群岛等国家和地区发行的邓小平题材的邮票、小型张、小版张的广告。从广告所附的配图上来看,这些邮品的图案除了有邓小平肖像和历史照片外,还有大量的关于他在深圳考察、出席联合***会以及对各国进行访问的照片,每一枚都设计得非常精美,独具匠心,不仅令人见了爱不释手,而且也正是梁智华手头上所缺的外国邮品。机不可失,梁智华当即汇款几百元邮购,把为儿子订阅杂志的事给耽误了。事后儿子大为气愤,和梁智华闹起了矛盾。幸好妻子“深明大义”,从存折里另外取钱出来给儿子订阅了书刊,方才平息了父子间的“战争”。

      梁智华告诉记者,收藏藏品,必须在保存上做到无微不至,否则会给自己留下终生的遗憾。为了他千辛万苦收集到的这些珍贵的邓小平的藏品,他想方设法说服了他的妻子,专门买了八个保险柜来放置自己的“宝贝”。他把邮品、明信片、门券等藏品用收藏册装好,再用密封袋封密,然后放进保险柜中保存起来。每当阴雨天气过后,他还得把他的藏品搬出来透风,以免回潮。梁智华说这样虽然麻烦,可每次看到自己那越来越厚的收藏册,涌上心头的更多是一种成就感。

      梁智华认为,搞收藏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必须具备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知识的积累,并深入研究,富有成果,才能算是藏有所成。作为一个记者,同时也作为一个诗人和作家,梁智华对写作非常着迷,平时在家吃完饭后就要坐到书桌前写东西,过年过节也是如此。如果不写就不自在,总感到把宝贵的时间浪费了。至今,梁智华已个人独著有诗集《忙碌人生》、《那日夜折磨我的是爱》,散文集《遍地行吟》、《爱意缱绻》,集邮随笔集《拈花惹草》、《拈花惹草续集》,报告文学、通讯集《我与名人面对面》、《闪光的足印》》等书,与人合编合著有诗集《永远的飞翔》、《云香酬唱集》和散文集《畅游玉林》、报告文学集《冠军之路》、《构筑跨世纪之路》等书。是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玉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而对于邓小平题材藏品的收集,梁智华走的仍然是这条路子。经整理、研究,梁智华创作并发表了20多篇有关邓小平题材藏品的研究文章,刊发于《收藏》、《中国商报》、《中华收藏》、《中国邮政报》、《中国集邮报》等10多家报刊上。梁智华的这些研究文章,由于知识性、史料性很强,再加上文笔生动,所以得到了编辑的青睐和广大读者的好评。在邓小平百年诞辰到来之前,《收藏》杂志社编辑张文华得知梁智华撰写了不少有关邓小平藏品的纪念文章,多次打长途电话约稿,阅稿后打算采用他的4篇稿件,并分期刊发,其中2004年第八期《收藏》就刊发了他创作的长达4000多字的《中外发行的邓小平邮品》纪念文章,并配发插图20多幅。《收藏拍卖导报》编辑方晓也从北京打来长途电话约稿,并刊发了他的《赏门券,忆伟人》的配图纪念文章。

      对于邓小平题材藏品的收集,梁智华更是始终怀着一种虔诚的心态去进行。在他看来,收藏邓小平题材藏品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其中感受伟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他说在适当的时候,他将把这些特别的藏品拿出来,让大家从这方寸之中去领略伟人功勋卓著的一生,追忆伟人那些波澜壮阔的故事。梁智华还向记者表示,对这一专题的收藏,他将继续扩大藏品的收集范围,今后如有机会,他还打算举办几次邓小平藏品专题展览,让更多的人认识邓小平,了解邓小平,尊敬邓小平,爱戴邓小平……


(原载《中国集邮报》、《南国早报》)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15123)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 推荐
发表评论
已有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