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资料

留言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用户ID:  55816
用户名:  玉林华戈
昵称:  玉林华戈
来自:  广西 玉林

日历

2023 - 5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2023 - 5 «»

存 档


日志文章列表 --> 名家专访

2021年10月15日 23:50:29

[置顶]百年风采长相思    愔愔方寸昭心迹



百年风采长相思    愔愔方寸昭心迹
——记玉林市收藏爱好者梁智华的伟人情结
□《南国早报》记者 文 萍 赵本高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生一百周年之际,广西《玉林日报》社特刊部主编、玉州区记者站站长梁智华向邮人展示了他收藏的有关邓小平题材的部分藏品。梁智华说,他目前已收全了我国发行的关于邓小平题材的邮品,国外发行的邓小平题材的邮品也基本集齐了。

      在我国集邮界收集邓小平专题邮品的知名人士为数不少,然而梁智华最早为集邮界所认知的,不是他的邮品,而是他的品德。2002年1月11日出版的《中国集邮报》第2版曾刊...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17391)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10月15日 23:49:35

[置顶]搞文学创作,要有“到鬼门关走一回”的勇气

搞文学创作,要有“到鬼门关走一回”的勇气
——访文学批评家、《人民文学》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李敬泽
□梁智华


      日前,文学批评家、《人民文学》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李敬泽应邀来到玉林,参加由玉林市委宣传部、广西作家协会、《南方文坛》杂志社和玉林市文联共同主办的“天门关作家群(中国·玉林)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一个多小时的主题发言,向100多位与会作家“把脉开方”,指点迷津。李敬泽的年纪虽然刚满40岁,但他凭着自己的创作实力,在我国文坛上早就已经德高望重了。这不,在这次研讨会上,只见他手持烟斗,说话从容不迫,大有一番指点江山的派头。他的高论,既充满文学的色彩,又极富理论的质感,使与会作家都有这样的同感,听他发言,实在是一种享受。

当天下午,记者利用休会的一点空闲时间,来到了他下榻酒店的房...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15995)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09年11月08日 15:03:23

[置顶]情牵梦绕小小说




中国小小说金牌作家得主、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沈祖连。




情牵梦绕小小说
——访中国小小说金牌作家得主、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沈祖连
□本报记者  梁智华

   

   

    A、相识沈祖连

   

        对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沈祖连,记者早就久闻大名,知道他自1981年起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中...

Tags: 小小说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74413)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09年11月08日 15:02:43

[置顶]文学创作是一辈子的事





张平与记者的合影。




文学创作是一辈子的事
——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张平
□梁智华


    提到张平,也许有人会一时想不起是谁,但一说起由其创作的作品而改编的《生死抉择》、《国家干部》、《天网》和《十面埋伏》等电影、电视连续剧时,人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哦,原来是这个‘反腐作家’呀!”。是的,张平创作的这些近期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话题的文学作品,由于大多都涉及...

Tags: 文学   创作   一辈子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2) |  浏览(88999)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11月19日 14:33:42

我为身边的文朋诗友书画大家树碑立传

我为身边的文朋诗友书画大家树碑立传
   
    李敬泽:搞文学创作,要有“到鬼门关走一回”的勇气
    http://blog.gxnews.com.cn/u/55816/a/360594.html
   
    沈祖连:情牵梦绕小小说
    http://blog.gxnews.com.cn/u/55816/a/356144.html
   
    张平:文学创作是一辈子的事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1) |  浏览(14589)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10月17日 17:35:04

情牵梦绕小小说——访中国小小说金牌作家得主、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沈祖连

情牵梦绕小小说
——访中国小小说金牌作家得主、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沈祖连
□本报记者  梁智华

   

   

    A、相识沈祖连

   

        对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沈祖连,记者早就久闻大名,知道他自1981年起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报告文学1000多篇,计300多万字,其中有部分作品入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国家大书,而且有作品被译为外文发表到欧美及东南亚等地,并入选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大学教材,至今已结集出版小说集《蜜月第三天》、《粉红色的信笺》、《邀舞者》、《沈祖连微型小说108篇》、《男人风景》、《圣洁...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4484)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0年09月26日 15:11:47

我为身边的文朋诗友书画大家树碑立传

我为身边的文朋诗友书画大家树碑立传
   
    李敬泽:搞文学创作,要有“到鬼门关走一回”的勇气
    http://blog.gxnews.com.cn/u/55816/a/360594.html
   
    沈祖连:情牵梦绕小小说
    http://blog.gxnews.com.cn/u/55816/a/356144.html
   
    张平:文学创作是一辈子的事
    http://blog.gxnews.com.cn/u/55816/a/356143.html
   
    李文朝:用诗词讴歌火热生活
    http://blog.gxnews.com.cn/u/55816/a/1201033.html
   
    宣奉华与玉林的诗缘梁智华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5203)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0年09月22日 11:20:06

此马若遂千里志  追风犹可到天涯——玉林市画马名家宁兆认与他创作的马画


  此马若遂千里志  追风犹可到天涯
    ——玉林市画马名家宁兆认与他创作的马画
    口本报记者 梁智华
   
    在一次送书画下乡的公益活动中,一位画家正在全神贯注地伏案作画,只见他寥寥数笔,几匹形神毕肖的骏马就像潮水一般跃然画面,那动人肺腑的嘶鸣响彻晴空,蹄下拨云,鬃上生风,纵横腾跃,一往直前。随着马的形体结构变化,浓淡有致,虚实相宜,引得不少围观者啧啧称奇,赞许有加。
    而这位画马者,到底何许人也?他,正是玉林市由书法界华丽转身的画马名家——宁兆认。
   
    华丽转身,由书法名家到画马名家
   
    对于宁兆认,记者早就认识,当时只是知道他是一...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7258)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0年08月31日 09:54:55

周宏清:巧把“番薯”变成“金疙瘩”



          北流市民乐镇石垌村大塘组有一位村民,被当地群众美誉为“金薯姐”,近年来她凭着自己对红薯的了解和喜爱,积极从外地引进改良品种,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培育、管理、销售+电商的经营模式,让这一传统农业产品完成了“华丽转身”——
    
     周宏清:巧把“番薯”变成“金疙瘩”
    □本报记者 梁智华
   
    说起红薯,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北方人称其为“地瓜”,南方人习惯叫“番薯”。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素有“长寿食品”之誉,其叶通常为宽卵形,翠绿色,可以打汤或炒食,估计有90%的人都会吃过。然而,就是这么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红薯,如今在一位“金薯姐”...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5642)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0年08月31日 09:53:32

《温传新:大容山下的“养蜂达人”》后续报道——筹建养蜂产业  推出高端产品

《温传新:大容山下的“养蜂达人”》后续报道——
    筹建养蜂产业  推出高端产品
   
    本报讯(记者 梁智华)《温传新:大容山下的“养蜂达人”》一文在本报刊登后,在社会上马上引起广泛关注,不仅为温传新招揽来不少客户,而且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这不,8月30日上午,温传新就致电记者,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正准备筹建玉林市养蜂产业协会,围绕“农旅结合”、“康养结合”的概念,进一步酿造出玉林的“甜蜜产业”。
    温传新告诉记者,在最近两天,就先后有梧州、岑溪、玉林、容县等地的十多批客户专程赶来北流市民乐镇,前来石垌村他的家里采购蜂蜜,一下子就买走了160多公斤,更是大大激发了他的养蜂积极性。温传新还向记者畅谈了他的想法,玉林自...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5594)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0年08月21日 20:06:11

军营“苦行僧”  书苑“传经者” ——记北流籍著名军旅书法家杨君生



军营“苦行僧”  书苑“传经者”
    ——记北流籍著名军旅书法家杨君生
    口本报记者 梁智华
   
    艺术爱好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是“技道合一”!技者,既成之法度;道者,个人之修养!入古得其法度为技,守静悟其精奥为道!而北流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军旅书法家、桂林南方书画院副院长杨君生,数十年来凭着自己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的深刻领悟,坚持恪守入古守静的法则,辛勤耕耘,大胆践行,不断创新,善于总结,最终成就了他今天的艺术风格与书坛地位!
   
    从小结缘  爱上书法
   
    1965年,杨君生出生于广西北流市。早在少年时代,杨君生对书法就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大约是在...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7362)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0年08月21日 19:56:15

温传新:大容山下的“养蜂达人”



       北流市民乐镇石垌村大塘组有一位村民,尽管只有初中文化,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养蜂人。30多年来,他从一个普通农民开始学养蜂,再到养蜂专业户,仅养蜂一项年收入就超过100多万元,养蜂成就了他的甜蜜事业——
    温传新:大容山下的“养蜂达人”
    □本报记者 梁智华
   
    北流市民乐镇,地处大容山下,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鸟鸣山幽,泉水淙淙,十分适合荔枝、龙眼等水果的成长,从而成为荔枝、龙眼蜂蜜原产地。这里出产的蜂蜜不仅纯度高,口感好,营养价值也最丰富。而在大容山下的石垌村,有一位小有名气的“养蜂哥”,名叫温传新,他因为喜欢蜜蜂走上养蜂之路,由此也用爱酿造着自己的甜蜜生活……
     
&nbs...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5823)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0年07月06日 20:29:17

喜获庞科成签名新著以及墨宝

 喜获庞科成签名新著以及墨宝
   
       喜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白云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庞科成签名新著《激扬文字》2本,一为毛笔签名本,一为钢笔签名本,以及为华戈现场创作的一幅四尺整张书法作品“笃静悟初”,感恩庞科成仁兄对华戈的厚爱!
       庞科成,字信乐,别署信乐斋主、信乐居士、双畅堂主,1976年生于广东化州,广州美术学院艺术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白云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师从黄世光、吴慧平、祁小春老师,受益于陈新亚先生。 出版有《庞科成书法作品集》、《广州市青年书法家作品选系列——庞科成卷》等。书法作品在《书法报》、《青年少年书法报》、《中国教育报》、《诗词报》等多家刊物发表,先后被中国文字博物馆、广东康有为书法院、河南孟州书法院、南山寺博物馆、石景宜文化...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4484)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0年07月06日 20:26:05

北流籍书法家刘兴一书法作品展在广州市开幕



北流籍书法家刘兴一书法作品展在广州市开幕
    
       7月4日上午,为期半个月的“得一万物生——刘兴一书法作品展”在广州市荃玉茶室隆重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西书法院院长、原广西书法家协会主席韦克义,广东书法院党支部书记、广东书法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范桂觉,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蒋明智,北京师范大学书法博士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吴慧平,广西书法院副院长、原玉林市文联主席张向明,广西书法院副院长、广西艺术学院教授敖朝军,广西书法院副院长、万冠集团董事长陈碧娟,南航文化大使、南航飞行员、荃玉茶室负责人张建等领导,以及100多位嘉宾出席了这次展览开幕式。北流市书法家协会作为刘兴一的娘家,也由该会主席樊科枢率队十多人一行前往广州祝贺。
&nb...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5633)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0年07月06日 12:07:04

喜获吴慧平签名钤印新著

喜获吴慧平签名钤印新著
   
   
    喜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吴慧平签名钤印新著《笔象.笔意.笔境一一书法鉴赏的艺术》,感恩吴教授对华戈的厚爱!
    吴慧平,字乐之,别号静文轩主、静堂、望翁、隔山望者等。湖南常德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书法硕士生导师,科研创作处副处长,书法研究所副所长。书法地理学概念的最先提出者、艺术文化地理研究的先行者、广州美术学院书法教育研究的引领者。曾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并主编了《书法文化地理研究》《笔象.笔意.笔境一一书法鉴赏的艺术》《书法鉴赏》《书法技法讲坛》等多部专著。书法创作以行草为主,喜用生宣、羊毫,磨墨作书。书宗晋唐,力求简静、雍容、淡雅之美。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4773)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0年07月06日 12:04:13

在广州拜访北流籍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硕士刘兴一老师



在广州拜访北流籍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硕士刘兴一老师
   
    7月3日晚,华戈与樊科枢、庞新辉和卢华林等人一行,趁赴穗学习之机,专程前往得月堂拜访北流籍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硕士、广西书法院副秘书长、广州得月书院院长刘兴一,在其书院把盏畅谈,纵情尽欢,引得他书兴大发,为每位朋友现场创作了一幅8尺整张大草,让大家高兴而来,满载而归!尤其是华戈、樊科枢2人,临别之际,还分别多获一幅“岭南风书画院”、“北流雄起“特别赠品,更是出乎意料之外,收获多多呀!!!
    刘兴一,出生于1982年11月,广西北流人,斋号得月堂,早年师从张羽翔、陈国斌先生,后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师从吴慧平、祁小春教授攻读书法研究生,获硕士学位。致力于书法史、书法理论、书法教育、书法美学和书法创作的研究,书法五体兼修,...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6680)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0年04月21日 13:08:39

宁兆认:“问道”古人  自成书家



 宁兆认:“问道”古人  自成书家
    □梁智华
   
    说起玉林市文化艺术中心,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由歌剧院、会议中心、博物馆等主要功能区组成的玉林市新地标建筑物,代表着玉林新城区的形象窗口。但是,如果问到大门前那块据说重达25吨的深黄色的巨大的石头上雕刻着的“玉林市文化艺术中心”那九个深绿色的大字是由谁题写的,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够回答得出来了。要知道,这几个大字是由玉林市政府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并经专家组评审选定的,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当然,能够把自己的作品雕刻在一个城市形象窗口的大门前,让广大市民长年累月观赏,无疑是每一个作者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同时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在这里,就让记者告诉你,“玉林市文化艺术中心”这九个大字...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6215)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0年04月06日 12:19:23

我为身边的文朋诗友书画大家树碑立传

我为身边的文朋诗友书画大家树碑立传
   
    李敬泽:搞文学创作,要有“到鬼门关走一回”的勇气
    http://blog.gxnews.com.cn/u/55816/a/360594.html
   
    沈祖连:情牵梦绕小小说
    http://blog.gxnews.com.cn/u/55816/a/356144.html
   
    张平:文...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6282)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19年08月20日 09:49:48

张贻强最近画作竹子图扇面小品赏析

“胸有成竹”   满室雅韵
    ——张贻强最近画作竹子图扇面小品赏析
    □本报记者  梁智华
   
    自古以来,梅、兰、竹一直被人们美誉为当代国画中的“吉祥三宝”。其中,竹子被称为“吉祥三宝”之中高洁坚贞勇士。竹子四季青翠、潇洒自若,古人有“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之说,比喻人的气节,象征“正直虚心”、“虚心向上”的精神。同时,竹子也是纯洁、友爱、正直、有气节的君子之风的代表。
    在我国,无论是古代的文人骚客,抑或是当代的画家,大多都喜欢为竹子吟诗作画,竹子的挺拔洒脱,竹子的正直清高,竹子的清秀俊逸,无不是中国历代文人的人格追求。其中,在我们的岭南都会,就有一位名叫张贻强的老画家,几...

类别: 名家专访 |  评论(0) |  浏览(5864)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 1 2345» Pages: ( 1/5 total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