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太祖论嵇康 打铁只为谋生计
1700多年来,中国独立特行的文人,都视嵇康为精神领袖。《晋书》《世说新语》《资治通鉴》都如此如此说,后来,鲁迅也说了,前几年,不懂男人(孔子庄子王阳明)的于丹小朋友也四处讲竹林七贤,好像她很熟悉男人中的代表嵇康。于丹讲的嵇康,和我从书上看到的嵇康不一样,嵇康写了中国养生理论的第一本《养生论》,但,嵇康的吃喝嫖赌都很惨淡,用今天的眼光看,嵇康实在太难了。
嵇康打铁,向秀同学帮他拉风箱,一般估计是免费服务,在那个时候,如果嵇康能为五斗米折腰一下,给伟大的司马懿团队服务,定然不是难事,需要的钱,估计可以堆满他的房子;超越名教而向往自然的嵇康,为内心自由,潦倒赤贫,如果不去打铁,他的儿子可能早就给山涛养了,也许就没有后来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独立特行的读书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只是一个离群索居的个体,一个“坏人”的符号,但是,他们的精神境界是不容易为普罗大众所能企及,按照“多样性”原理,世界不能没有特立独行的坏人。
打铁未必最惨,嵇康因为主持正义,被人构馅而被杀身,但,好像他也真的视死如归,临死前,抚琴凑《广陵散》,绝唱一曲,也为当下抚琴伪装高雅的装逼者一个“中国史上十大琴曲”的大师通用曲谱。
竹林七贤,其实不贤者多,有不孝的,有“偷嫂”的,有睡老板娘床的,有泡酒缸的,有抢夺姑姑婢女的,总之好事没有几件,喝酒服五石散的,个个有份,好在当时禁毒还没立法,要不然,《世说新语》也不会记录竹林七贤的行止并称之为愉悦之人之事。
|
一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