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
2021-03-16 17:20
和若铁路为边疆经济发展增添新引擎
3月15日,国家重点控制性工程、连接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的和若铁路累计完成全线47%铺轨任务。和若铁路全长825公里,穿越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约四分之三路段穿越流动性沙漠,建设采取“阻沙障+草方格”方式,形成高低结合的多层阻沙体系,成功解决防风固沙难题。(3月16日《科技日报》) 和若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铁路干线,是新疆“四纵四横”铁路主骨架和南疆铁路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南疆的铁路运输可通过若羌经青海直通内地城市,对促进民族团结和加快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和若铁路经过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段多为流动性和半固定性沙丘,且处于风口上,即使是很低矮的沙丘,每年移动距离能达20米。为此,铁路部门采取治沙先行的策略,修建四千六百万平方米的草方格,用芦苇、稻草等建立高低结合的多层阻沙体系,积极鼓励招用当地农民、贫困家庭参与育苗、扎草方格等工作,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将治沙工程与当地扶贫工程相结合。 和若铁路是流动沙漠里的幸福路。铁路线建成后,将与格库铁路、南疆铁路相连,在塔里木盆地形成一条环形铁道线,结束洛浦、策勒、于田、民丰、且末等县不通火车的历史。和田群众出疆可通过若羌经青海直通内地城市,不必再绕道吐鲁番,出疆路程将缩短1000多公里,当地的红枣等农副产品也会随着运力提升打开销路,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运送出去,而且铁路的运输成本要比公路少一半,可以为当地人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茫茫荒漠,黄沙漫漫。铁路建设者们无论是在夏季40多度的酷暑,还是在冬季零下20度的酷寒,依旧坚守在生产一线,每一截铁路都凝聚着他们的付出与汗水。他们如同坚韧的梭梭与胡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角力,为边疆人民更美好的生活带来希望。 |
一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