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
押韵且押严韵,或概数或确数,等等(59—65)
押韵且押严韵,或概数或确数,等等(59—65)
59.押韵且押严韵——二上《拍手歌》
教材 2022学年二年级上册《拍手歌》,20页: 你拍一,我拍一, 动物世界很新奇。
你拍二,我拍二, 孔雀锦鸡是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 雄鹰飞翔云彩间。
你拍四,我拍四, 天空雁群会写字。
你拍五,我拍五, 丛林深处有猛虎。
你拍六,我拍六, 黄鹂百灵唱不休。
你拍七,我拍七, 竹林熊猫在嬉戏。
你拍八,我拍八, 大小动物都有家。
你拍九,我拍九, 人和动物是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 保护动物是大事。 浅析 “拍二”句的两句似没押好韵。 《拍手歌》每两句押一韵,每两句的第一句句末的数字与第二句句末的字同韵。但“拍二”句第一句句末“二”,èr;第二句句末“伴”,bàn。两者不同韵腹、韵尾。可改动为:“你拍二,我拍二(èr),大象长鼻又大耳(ěr)。” 笔者于2018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60.或概数或确数——二上《语文园地二》
教材 2022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25页: 第一步:要查“狐”的读音,先要确定这个字的部首是“犭”,再数数“犭”的笔画,共三画。 第二步:在“部首目录”里的“三画”中找到部首“犭”和它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犭”部。再数数“狐”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位置找到“狐”字和它在正文中的页码。 浅析 述说似体例不一。 “第一步”查笔画具体而言,“数数‘犭’的笔画,共三画”,而“第三步”则变成抽象而言(只说概数),“数数‘狐’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笔者认为,全文应或都具体地说,“数数‘狐’字除去部首还有五画”;或都抽象地说,“数数‘犭’的笔画有几画”:体例应一且须一。 笔者于2021学年提出上述质疑。
61.定语先后次序——二上《日月潭》
教材 2022学年二年级上册《日月潭》,50页: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浅析 第二个分句的定中短语“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其定语“许许多多”与“中外”的位置似可商榷。 “许许多多”,数词,表数目;“中外”,方位名词,表处所。定语次序中,处所应居数目之前,即应“中外许许多多的游客”。 笔者于2021学年提出上述质疑。
62.树木与雾同失——二上《雾在哪里》
教材 2022学年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88页起: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 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路上走着行人。小黑猫也出现了,…… 浅析 雾中遮盖的景物与雾散还原的景物似缺乏照应。 雾来时,被“藏了起来”的有“海水、船只、远方、天空、太阳、海岸、城市、房屋、街道、树木、桥梁、行人、小黑猫”,共十三类(处);雾散时,露出来的有上述十一种,缺“远方”与“树木”。缺远方,可理解为有大海与天空之构成,但缺树木则没啥理由。大于远于树木(如大海)、小于近于树木(如小黑猫)都“露”了,有什么理由不大不小、不远不近之树木还不“露”的。若略举而不尽列,则列举应不出总量三分之一然后添上“等”才是。可见,缺“树木”是明显的遗漏。 笔者于2018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63.应删教材教参——二上《雪孩子》
教材 2022学年二年级上册《雪孩子》,91页起: 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教参(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22学年二年级上册《雪孩子》,234页: 小白兔的家着火了,勇敢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写雪孩子奋不顾身勇救小白兔。 朗读时,可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看到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也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直观感受雪孩子大火中勇救小白兔的那一幕。 预设1: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预设2: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当小白兔发生危险时,雪孩子完全不顾自己,冲进火海,冒着危险,救出了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真是个善良、勇敢的好孩子! 浅析 《雪孩子》似不宜做教材。若然,则教参如是。 《雪孩子》说的是雪孩子在大火中救出小白兔,而自己则化成水,变作白云。这对二年级小学生有激励、引导作用,会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雪孩子等的行为,这等于鼓励他们参与救火。而雪孩子与二年级学生,同是小孩子;参与救火的小猴子、小山羊也相当于小孩子。国家明文规定,小学生不参与救火,面对火灾,应逃生,可呼救。这道理浅显,这有法须依。 笔者于2021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64.勇敢机智之狐——二上《狐假虎威》
教材 2022学年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99页起: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教参 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之“教材解析”,250页(只摘录有关狐狸的贬义语句): 《狐假虎威》讲述了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狐狸骗老虎的过程。……老虎“松开”了爪子,说明狐狸的谎言奏效。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说明对于欺骗老虎很有把握,…… 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讲述老虎被骗的结局,…… 课文第一幅插图对应课文的第二部分,表现的是狐狸靠谎言蒙骗老虎的情境;…… (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浅析 教参之解析,对狐狸全是贬毁,是否有失偏颇。 狐狸被老虎“逮住”,既跑不掉,又打不过,面对无法战胜的强敌,是否不该智取而只应力敌?狐狸带着老虎走,没做“兽奸”把祸水引向百兽,没去危害森林社会,只为了个人逃脱,何错之有?狐假虎威,可说是教科书式的急中生智,自我拯救的积极变通。初始义见教材“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而“倚仗别人的威势来吓唬、欺压他人”是后来义,是使用义,是比喻义:应不忘初心。 笔者于2021学年提出上述质疑。
65.题目篇名书名——三上《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教材 2022学年三年级上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52页: 读读下面这些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 《躲猫猫大王》《夏洛的网》《帽子的秘密》《柔软的阳光》《团圆》《小灵通漫游未来》 浅析 题目似不应用书名号标示。 题目,只是涉及文章或书的内容的简明词句,可说是特殊语。若用标号标示,则应用引号而非书名号。所谓“若用”,即也可不用,如教材的目录页,所有题目均不用标号标示。书名号标示的是文章的名称“篇名”或书的名称“书名”。题目与篇名(书名),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可互训。以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为例,此处用书名号标示就是篇名,是文章整体。它包括题目“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导语,正文,插图,注释,生字,课后思考等。小学教材中“题目”、“为题”、“题为”的句子共十多处,多为正确地使用了引号。试举一例,2022学年四年级上册《生活万花筒》,72页(题目没用书名号标示): 选一件你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可以参考下面的题目,也可以另选要写的内容。 捉蚊趣事 一件烦心的事 她收到了礼物 爷爷戒烟了 照片里的温暖 家庭风波 教室里的掌声 信不信由你 笔者于2020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
一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