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
这是感叹语气,定语宜于用的,等等(106—126)
这是感叹语气,定语宜于用的,等等(106—126)
说明 以下初中教材中的疑似差错在加粗黑体且“▲……●”处——笔者对差错不作分析(之前有过质疑而非新差错)——或许并非差错。
106_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资料夹”,90页: 这一切潜移默化似的影响,对我后来在艰苦的插队落户生活中潜心奋斗,起了多大的作用啊▲。●
107_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112页: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108_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115页: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109_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126页: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110_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孙行者一调芭蕉扇》,135页起(他,指铁扇公主,笔者注): 只见▲他:●头裹团花手帕,…… ▲他●见事势不谐,即取扇子,望行者扇了一扇,行者巍然不动。
111_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夜雨寄北》,140页: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何时将要。●
112.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3页: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这里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113.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读读写写”,9页: ▲凌空的“空”、潇洒的“洒”●
114.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读读写写”,121页: ▲曝晒的“晒”●
115.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一着惊海天》,10页: 〔战位〕“舰艇战斗部位”的简称。指舰员进行战斗活动的位置。它是舰艇战斗组织系统的最低一级组织,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标识。●
116.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23页: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117.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33页: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118.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背影》,75页: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119.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句子的主干》,90页: ▲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找出句子的主干,就能看出它的基本句型,并且可以看出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是否得当。例如: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朱自清《背影》) 这句话中,“他”是主语,“给我”是状语,“拣”是谓语中心语,“定”是补语,“靠车门的”“一张”都是定语,“椅子”是宾语中心语。把状语、补语和定语压缩掉,剩下的句子主干就是:他拣椅子。
120.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句子的主干》,90页: 需要注意的是,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时意思甚至跟原句相去甚远。例如: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杨振宁《邓稼先》)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 ▲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例如:● ▲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 ▲这个句子的主干应为:他不吵嘴。●
1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栱桥》,99页: 〔张鷟(约658-约730)〕唐代文学家。他在《朝野佥载》中说,▲赵州桥“望之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意思是,(赵州桥)看起来好像是穿出云层的新月,又像是入涧饮水的长虹。●
122.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08页: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123.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153页: 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124.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学习鉴赏”,2页: 3.反复朗诵,看看能否回答下列问题。 ▲◎你觉得这几首诗的感情基调分别是怎样的?● ◎诗歌的感情基调主要是通过哪些词语或形式表现出来的? ▲◎这几首诗有哪些意象?它们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或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这几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当你朗诵时,你将通过哪些手段(比如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连)来传达诗作的情感?
125.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读读写写”,7页: ▲沉甸甸的“沉”●
126.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读读写写”,39页: ▲附庸风雅的“雅”●
|
一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