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
2019-09-29 17:57
此瑕疵只是疑似——或许“不”
此瑕疵只是疑似——或许“不” 说明 此瑕疵只是疑似——或许“不”。 标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7页《走月亮》: 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浅析 第二处引文“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它末尾的后引号外似应有标点却没有。 一、第二处引文只是一个分句而不是一个句子。 因为它的前面是分句,所以它就是且只能是分句——非独立成句。 如果说第二处引文不是分句而是自己独立成句,那么,它前面的分句就要被看作一个完整句子,而点断这个分句的句中点号逗号就要被看作句末点号,这样都说得过去吗? 二、分句末尾的后引号外要有点号(原无)。 (一)为述说简便,先试把第二处引文内的省略号去掉: 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二)两种可能与两个选择。 1.两种可能: 1-1.一、二分句为一句子;最后为一句子,设问句。共两句。 1-2.三个都是分句,合为一句子。 2.两个选择: 若“1-1”,即第二处引文后就是句子末尾,则须在此处后引号外点上句号,成为下面的“2-1”;若“1-2”,即句中,则逗号,成为“2-2”: 2-1.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2.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我认为,原句语意为“2-2”的可能性较大,于是逗号: 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
一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