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
2019-06-10 20:05
定语还是状语?——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
定语还是状语?——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 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8学年五年级下册133页《临死前的严监生》: 一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 浅析 “穿梭的”之“的”似应为“地”。 “过来”是动词谓语,修饰它的是状语而非定语,状语应用“地”而非“的”,即应“穿梭地过来”(状中关系的偏正短语)。 以前“的”、“地”不分,没错;目下不分,误导学生。 或曰,尊重原著,照录原文。 答曰,文学作品的创作及发表,并未从成为后世教材角度考虑,所以并不都适合语文教学的需要;现选为课文,则须对原著作一定的改动,或不改动但加注。现实正如此,人教版小学语文所有教材,“选作课文时有改动”的过半,呈常态。如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鲁迅),原著五处状中关系的偏正短语均用“的”,而课文则全改为“地”。见下(前为原著,后为课文): 尽力的刺去——尽力地刺去; 飞跑的去看——飞跑地去看; 远远的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 啦啦的响了——啦啦地响了; 无端的觉得——无端地觉得。 或加注,例本课: 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注: 已后:以后,已,通“以”。本文中有的用字与现在不同,编者遵照原文,未加改动。
笔者于2017学年起提出上述质疑。 |
一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