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
2018-05-28 07:37
宛转应为婉转——部编本八年级下册《社戏》
宛转应为婉转——部编本八年级下册《社戏》 课文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2017学年八年级下册《社戏》,4页: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 质疑 “宛转”似应改为“婉转”,或不改动但加注。 浅析 教材不应使用非推荐词形,应使用推荐词形。“宛转”是非推荐词形,“婉转”才是推荐词形。 教材出版时,应把原著“宛转”改为“婉转”;若保留“宛转”不改,则须加注说明推荐词形为“婉转”。这做法有国家行政部门的通知作指引: 教育系统的……教材……应执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新编教材应使用此规范中的推荐词形;现行教材再版时,应依据此规范作技术性修订;必须忠实于原文的教材,应对其中的非推荐词形加注说明其推荐词形。 (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在教育系统试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通知)。 虽然“宛转”未经《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规定为非推荐词形,但众多颇具权威的语文词典均认定“宛转”为非推荐词形,“婉转”为推荐词形,这代表语言学界的主流。这些词典有,《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关于推荐词形与非推荐词形的专著,主编李行健是《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主要起草人),还有《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华词典》等。 1.《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如此说: 婉转——宛转 …… 词频统计:婉转142,宛转12。 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婉转’为推荐词形。 2.《现代汉语词典》如此说: 【婉转】②(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歌声婉转。‖也作宛转。 【宛转】②同“婉转”。 《现代汉语词典》对《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未做规定的,以推荐词形立目并做注解,注解后加“也作某”,见上,“【婉转】……也作宛转”。非推荐词形如果出条,只注同推荐词形,见上,“【宛转】……同‘婉转’”,不释义。 3.《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婉转”为推荐词形出条并释义,以“宛转”为非推荐词形出条,也不释义,只注明“现在一般写作‘婉转’”。 4.《新华词典》以“婉转”为推荐词形出条并释义,以“宛转”为非推荐词形出条,也不释义,只说“同‘婉转’”。 范例。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2017学年七年级上册视“宛转”为非推荐词形,视“婉转”为推荐词形。它的处理是,保留原著“宛转”,加注说明“婉转”。见该册课文《春》: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脚注:〔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 部编本体例,应一须一。或改“宛转”为“婉转”,或改“婉转”为“宛转”:二者必改其一。还是改作“婉转”好。 或曰,既然七年级上册已对“宛转”作了说明,那么往后各册再现就可免了。 答曰,以鲁迅先生作品为例,2017学年七年级上册对“那里”作了说明,七年级下册“那里”再现时继续作出说明。 已说明,见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 脚注:〔那里〕现在写作“哪里”。 再说明,见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 脚注:〔那里〕现在写作“哪里”。 还是那句话,部编本体例,应一须一。 或曰,或许本课文《社戏》对原著所有非推荐词形都不作加注说明。 答曰,非也,请看《社戏》加注说明例一: ……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脚注:〔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 《社戏》还有另例,不赘。
|
一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