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
【李俊康】那山那水老木棉
那山那水老木棉 李俊康 老木棉,英雄花,开在中越边境“千里长廊”上,开在南疆自然山水间,令人流连忘返,令人肃然起敬,令人难以释怀。 这一次,我有机会踏上神秘的中越边境,进行一次文化调查,一次难忘的老木棉之旅,带上杨宜玲君的《行走在缘分的季节》博客随笔,又从中感受到浓浓的军人与木棉花的不懈缘份。 我们下榻在崇左市边境线上的老木棉・紫园酒店,一个园林式的城堡酒店,其名字本身就很富有诗意,另人浮想翩翩。这里离德天瀑布仅6公里,山清水秀,酒店坐落在中越界河归春河畔,主楼像一个S形的城堡,又如一片巨大的叶子,与周围的边境山水环境很般配。酒店园区内紫藤翠竹交影、水车溪流相辉,那一株株高大的老木棉,于碧绿清凌中显得特别伟岸,如勇敢的哨兵,日夜守望着远方游子安静进入梦乡。 老木棉酒店在“老”字上做足了文章,老树、老藤、老山、老水与老奇石,处处彰显了岁月的沧桑。酒店内的老船木,依稀可见上面老船钉的痕迹,镶嵌在柜台、墙壁、屏风上,朴实无华又充满怀旧气息,让入住的旅客于静谧中遐想连连 二
老木棉,血色的英雄花,记载着37年前一段难忘的战争岁月。 宜玲君,军人家庭出身,父亲是典型的山东大汉,曾任四野十纵某部连长。当年,宜玲君作为自卫反击战的飒爽英姿的英雄女兵,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她与战友们对老木棉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情。在紫园中,她久久地站在老木棉前若有所思,仿佛又回到了那炮火纷飞的战场,耳畔响起了冲锋战斗的号角,眼前又重现了牺牲战友的音容笑貌。《行走在缘分的季节》一书,详细记录了她从军、新兵培训到参加法卡山战斗的军旅生涯,以及转业后老兵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全书自始至终涌动着浓浓的军民情、军旅情、战友情和兄弟姐妹情。 书中有一篇文章《一张代替“遗书”的照片》,除附上了“遗书”照片外,另外还有一株盛开的血色木棉花照片,题记为“血色青春的祭礼”。该文写的是当年战斗打响后,上级要求每个军人上战场前写下一份遗书以便不测。昨天刚刚和父母道别,今天就要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最后,九位年轻的女兵把她们合影的一张照片作为“遗书”上交。照片里女兵们挎着五四手枪,英姿飒爽,踌躇满志,一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与南疆血色的木棉花遥相呼应。 参加自卫反击战的军人对木棉花情有独钟,当我看到《行走在缘份的季节》提到的几本描写自卫反击战的木棉花之书:以参战老兵为素材的倪霞之《守望木棉花》,以及121师胡平主编的木棉花三部曲《血染木棉花》、《绚丽木棉花》和《魂系木棉花》时,我不禁对英雄的木棉花肃然起敬。对此,宜玲君在书中发出感叹道:这是一段被尘封淡化了的战争,这是一首悲壮感人的老兵赞歌,这是一代为国浴血奋战的坚强群体,这是一朵朵火红骄阳,倾情绽放的英雄木棉花!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面对生死考验,军人总是表现出一种大气凌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美丽圣洁的战地女神郭蓉蓉,于那场自卫反击战中,在一次执行战斗任务中不幸光荣牺牲,年仅24岁。这个本来还是撒娇年纪的战地女神,在战场上生命却嘎然而止,永远地倒下了,倒在南疆的边境线上,倒在血色的木棉花旁。时间过去了很久很久,宜玲君并没有忘记这位为国牺牲的女英雄,曾经先后多次到龙州军人墓地去吊唁她。2014年初夏的一天,宜玲君第四次来这里吊唁女烈士。她穿上一套整齐的红军服,头上的红星闪闪发亮,站在墓地前恭恭敬敬地给女神行军礼,深深缅怀这位为国捐躯的年轻女兵。 南疆多雄关,木棉真风采。昔日中法战争,冯子材大败法军于镇南关,大长中国人志气。今日自卫反击战,中国军人用鲜血守卫南大门,同样赢得人民的爱戴拥护。 也许是南国边陲孕育了随处可见的木棉花,或是木棉花彰显出一种英雄气概,为此,木棉花注定向着英雄盛开,英雄对木棉花也是情有独钟。 此次南疆老木棉之旅,除宜玲君外,另外还有三朵木棉花的故事记忆犹深,让我从中获益匪浅。 同在自治区工作,酷爱摄影和旅游的华平君,出身革命家庭,父母是离休干部。她父亲早年参加革命,却在反右斗争中蒙受了不白之冤,后来才得以平反昭雪。华平君对我们说,尽管如此,父亲依然是对理想和信念坚定不移,让他们感动不已。当年,华平君进入军垦农场,并任连队指导员,曾经在中越边境东兴工作,亲眼看见在那场自卫反击战中边民踊跃支前的感人场面。最后,她当上了公务员。华平君,有如一株南疆盛开的老木棉,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尽的郎朗笑声。她手里拿着自拍杆,走到那,拍到那,对生活充满了乐观信心。 这次老木棉之旅,还让我有幸认识了南疆的二朵小小的木棉花。 崇左市的苏川君,深深热爱着脚下这片南疆土地,对边关的山山水水如数家珍。每到一处,总是把其历史人文介绍得非常详细具体,工作安排得细致周到。“发现山水崇左,圆梦别样桂林”以及“早知有名仕,何必到桂林”,她悉数道出的经典名句,让人们对有“小桂林”之称的南疆八桂山水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在紫园归春界河畔,苏川君对我们说,大型中越跨国山水实景剧即将以这里为背景举行演出,届时将给游人带来一幅幅如梦如幻的边境山水画卷。苏川君,如同扎根边疆的老木棉,热情似火,迎风招展。 还有黎丹君,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毕业时不留恋大城市,只身一人扎根边疆工作。面对招聘人员的询问,她笑着回答;边疆生活虽苦,可是锻炼人,毕竟,这里更需要人才,也有年轻人发展的空间。黎丹君来边疆三,年年考评优秀。她犹如边疆的一株小木棉,永远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宜玲君曾经随我国“圆梦之旅”访问团出访越南,以祭祀在越南牺牲的我军援越抗美烈士。《行走在缘分的季节》有一张她与越南退役老兵的照片,就是那次出访越南期间与越南老兵的合影留念。保家卫国、守土有责是军人的天职,作为军人,曾经的军旅生涯成为了中越老兵的共同记忆。曾经的对手,如今握手言欢,这是国家利益的政治体现,毕竟,面向未来,和平友好是老兵的共同话题。 就在我们开始踏上这次老木棉旅行之前不久,中国崇左与越南高平两市通过高层互访,达成了有关共同建立中越德天-板约瀑布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以及加快跨国山水实景演出项目等共识,该山水剧由中越演员共同承担,运用现代科技和手段,诠释人性与爱,战争与和平,表达一衣带水河(和)为贵的美好愿望。无疑,建设和平、安静、祥和的中越边境,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 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如今的崇左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 在归春河畔843界碑处,一株高大的老木棉伫立着,像一名勇敢的卫士,日夜守卫着祖国边疆的南大门。国境线上,血色的太阳光直刺眼睛。这里一片祥和安静,只见流水潺潺,芦苇飘荡,在老木棉与界碑旁,时间定格在我们和四朵木棉花的合影上。 至此,在南疆边境线上,我与老木棉和四朵木棉花的不期之缘,为这次老木棉之旅留下了深深的、难以忘却的记忆。记忆中有如画的南疆那山那水,还有军人和老木棉的浓浓英雄情缘 。 ![]()
|
一共有 3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