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
在守望与叛逆中前行
人的一生有两个阶段非常值得玩味:一是“老之将至”时,“眼前的事情记不得,过去的事情记清楚”,记忆的“芯片”上剩下最多的是“回忆”与“守望”:回忆旧人旧事旧情,守望旧人旧物旧理;而另一个阶段是,小孩长到十二、三岁,则开始“叛逆”,那些明明是父母亲身经历的事情和被事实证明了的道理,小孩子就是不信:你说过去生活苦每月吃不上一顿肉,他不信;你说“肯德基”、“比萨饼”没营养,他不信;你说过去的歌曲听起来多么有味道,多么激动人心,而现在的歌曲是怎样的缺少韵律狗屁不通,他不以为然。父母对小孩的这种“叛逆”感到不可思议。而从小孩子的角度看来,父母的观念行为也是那样不可理喻:明明现在生活好好的却不停地“忆苦思甜”;明明按现代人的要求需要这样的行为方式,父母却唠唠叨叨要你像他们过去那样生活和行事;明明大家都在玩电脑看超女吃寿司,而父母们却皱眉摇头,似乎这样会天塌下来。 “守望”与“叛逆”似乎是人生不可逾越的两个阶段,这不仅是生理心理规律的必然,而且是人类社会规律的必然。 人类与动物的最大不同是人类有文化的传承能力,人类通过文字和言传身教,把过去的经验、体验、道理、教训代代相传,从而使人类越来越文明,而动物则没有这个本事,所以没有文明。人类所以越来越文明,也就是因为有了文化的传承,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因此比前人看得更高更远,能避免犯前人的错误,少走弯路。没有了过来者对过去的“守望”,后来者就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朝何而去。而传承,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没有了后代的“叛逆”,对不合时宜的旧事物的否定,对未来的创新,人类的文明便没有了进步,传承就失去了意义。 “守望者”如“冬虫”,“叛逆者”如“夏草”,“冬虫”守着过去,是为了给“夏草”的诞生和成长准备条件,没有了“冬虫”的守望,“夏草”生命就无处孕育,更无法获得成长的营养。而“夏草”对“冬虫”的“否定”,是新生命诞生的必然,使“冬虫”在另一种生命形态中获得永恒。 因此,“守望者”和“叛逆者”,都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的“守望”与“叛逆”的本性,因为那不仅是徒劳的,而且一旦改变,就违背了人伦和天伦,人类就没有了过去和未来。“守望者”必须坚持“守望”,尽管这唠唠叨叨当时对于后来者所起的作用有限,但是,它会潜移默化地融入后来者的血液中变成他们成长的营养。如今,笔者已是“老之将至”矣,也免不了回忆缅怀守望旧事旧物,在我的前行中,每每碰到疑难坎坷旧理,就会想起父母的话。记得父母常说:“识尽不要做尽——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不然想改变也没有回旋空间。”“慎交朋友——有些人不认识比认识更好。”“不要好高骛远——树目标做事情要量力而行,过高的目标既累了自己又一事无成。”从这些唠叨中,我真是受益匪浅,这几十年虽然自己没有大的成就,但也避免了一些无益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无事赛神仙”——谁说这不也是一种收获呢? 而“叛逆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叛逆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标志着与过去的不同,预示着创新与发展。没有“叛逆”,“冬虫”还是“冬虫”,“夏草”长不出;“蛹”还是“蛹”,蝶化不成。长辈虽然怀念他们过去,但本质是担心“一代不如一代”。因此,一旦后辈获得了比他们更大的成就,人生之路走得比他们顺畅,长辈就从后辈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忧心便变成慰藉,生命得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延续,不正是所有“守望者”最终的期盼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似乎也如同一个家庭的父母与小孩一样,有“守望者”和“叛逆者”,一群人在利用一切机会向另外一群人唠叨他们的“过去”,并且总爱拿“过去”的“长”与“现在”的“短”比较。而另一群人则对“过去”不屑一顾,只着眼于“当下”和“未来”,跟着感觉走。 但是,正如一个家庭的长辈与小辈一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不能放弃“守望”,也不能放弃“叛逆”,即不能抛弃传统,也不要扼杀创新。“守望者”不要放弃唠叨,以便把那些过去被证明有益的观点和价值、经验和教训、值得效仿人和事唠叨出来,以便有朝一日变成后来者成长的营养,成为后来者减少挫折和少走弯路的参照。如果放弃了“守望”,就可能会导致后来者缺乏营养不能迅速成长,甚至会蜕变为“异类”。但“守望者”也不要期望后来者回到过去的时光,留着过去的发型穿着过去的衣裳,这不仅徒劳,而且时代便没有前进。而“叛逆者”不要放弃“叛逆”的本性,即在否定与肯定中不断创新,没有对过去的“叛逆”,就只能永远停留在过去,时代就不会进步。但“叛逆者”也不要试图改变“守望者”,没有“守望者”对过去的“守望”,后来者的前行就会迷茫。而对于迷路者来说,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找回原来出发的地方,而“守望者”的作用就是为前行者守住你原来出发的地方。同时,“守望”与“叛逆”的对峙与争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它的好处在于,双方都拿出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价值和对方进行比拼,并力图使对方认可。这样,那些真正优秀的价值就会得到传承。道行天下,善莫大矣! 因此,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守望”与“叛逆”并存,常常听到一点吵吵闹闹,不是什么坏事,而实在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生态,要待以平常心。只有让这种正常的社会生态循着固有的规律去运行,社会才得以正常发展。只是要切记:理要辩,事要做,不折腾。 |
一共有 1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