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是奥运会最后的比赛日,正值星期天,一觉醒来早餐还没下楼买就开始看男排的铜牌争夺战,享受饕餮排球大餐。
虽然老牌劲旅的意大利男排已今非昔比,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赛的过程还是精彩的,高大的俄罗斯人的高点强攻就是个看点。一群高大强壮的帅男人跳得老高地在网上上下翻飞,白黄蓝相间的皮球此起彼伏,构成一幅动感十足的美丽画卷。
俄罗斯人得铜牌后就是巴西与美国的决赛,五连冠的巴西男排是我认为最完美的男排,但令我吃惊的是美国人在先失一局的情形下,连下三局断了巴西人六连冠梦。3:1,这正好是昨天女排决赛的比分,只不过获胜方换了美国,美国时隔二十年重登奥运冠军领奖台。巴西男排遗憾不能与女排双双登第一,但这样的成绩足以证实这两个国家男女排以及沙排的实力。
曾有朋友和我说,不喜欢看男排比赛,球一扣就死,回合太少。今天我可以对他说,您看过北京奥运会的男排决赛吗?您可以去数数有多少往返。超高手扣球、迅雷不及掩耳的近体快球、闪电般的短平快、完美的拦防技术、快速地攻防转换、被动情况下还能组织得分的快球,这就是高水平的男排。非常遗憾的是如此赏心悦目的比赛未能出现在我们男排队员身上,曾经有抱怨是身体条件不行,但看到巴西的核心——7号吉帕的身高,我们无语,1.92米,而我们的主攻手沈琼的身高是1.98米。吉帕的特点是通过多变的进攻手段和迅捷的进攻速度撕开对手的拦网布局,进而弥补由于身高的劣势带来的缺憾,当然这样的技术是需要不断的磨练才出得来的。我国的男排队员退役普遍早,31岁的施海容被重新招回队中被称为老将了,再看看前四名的男排,美国的主力二传36岁,巴西的首发主力阵容最小的27岁,意大利也是老将居多。巴西男排这套阵容打了六年,当然加上前面的组队训练就不止六年,就是这套阵容让巴西男排获得五连冠的辉煌。排球很讲究配合的默契,排球队最忌讳阵容的大变动。这让我想起备受关注的陈忠和,国人对女排的期望很高,所以对陈指导的要求也高,但没想到女排因主力队员伤病困扰影响到阵容的磨练?我很能理解陈指导面对记者镜头流下的热泪,这块铜牌拼得不容易。
奥运会结束后,女排中有部分老队员要离队,而美国女排三十六岁的副攻——斯科特还在打,只希望诸强中的老将可以给她们一个启示。当然受益非浅的还有男排,这套年轻的阵容找准路子一直练下去,五年、十年或许又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写于2008年8月25日零时)
(冠军美国队)
|
一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