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
第三十六篇读后感——读《道德经》三十四篇随笔
第三十六篇读后感——读《道德经》三十四篇随笔 放掉小我 又尝试着在黄昏写下一篇《道德经》的读后感。 试卷改完。 期末要交的材料,电子的、手写的。 除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和教学统计表这两项。 这两项必须得成绩出来才能填写。 其他,通通完成上交。 我终于为自己赢得一些时间。 积极主动真是好态度。 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这些做事原则将会成为我的做事风格。 不为什么,只为会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比如:运动。 比如:阅读。 比如:睡觉。 今晚还是要早睡的。 好,开始学习今天的《道德经》。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参考译文 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 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完成了功业,办妥了事业,而不占有名誉。 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 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罗大伦博士的极简解读: 相当比例的人,因占有心而生病。 想攒14亿不难——你的格局决定了你的回报。 文化的提升是真正地转型。 我们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而产生的。 您能为大家提供多少服务。 能为众生去做多少贡献。 稍微有点回馈,您都会无比幸福。 把小我放掉,把欲望放掉。 为大家坦然去做事。 尽量淡忘回报。 商业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商业的本质是什么? 是你要思考,您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幸福。 先想这个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章,罗大伦博士还是以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为例子讲企业家的最高境界。 稻盛和夫一生创建了2个世界五百强企业。 他怎么做到的呢? 刚开始,他也留不住员工。 那时他就知道要留住员工那就要真正地对员工好。 真正做到无我利他。 稻盛和夫如何善待员工的呢? 在遭遇经济危机,企业订单锐减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之下。 他都没有开除一个员工。 工资照发。 没有工作的员工做什么呢? 学习。 还有,稻盛和夫甚至考虑到日本寸土寸金。 就连职工的墓地都作为企业福利而帮职工买下了,免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稻盛和夫显然也是得道之人。 忘我,无我,自律,利人。 这样的人不成功真是不可能的。 |
一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