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
2008-02-15 00:48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4)
声明:高中历史专题复习系列是博主从各种复习资料中整理出来的,博主建议读者不要随意下载,如有从本博客下载而引发的侵权行为,与博主无关.后果由下载者自负. 专题一 中国政治文明历程: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四) 2、制约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1)改革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改革成败的根本因素。如商鞅变法正是适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时代潮流,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功。 (2)改革派力量是否超过顽固派的力量。如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和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3)用人是否得当,改革措施是否得以有效贯彻。如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和新法推行过程中用人不当而出现新法危害历史建筑的现象有较大的关系。 (4)改革推行者个人素质的高低。 3、20世纪世界上三次成功的经济改革 (1)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历近20年“左”倾错误后,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逐步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2)苏俄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展生产,使俄国经济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经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即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来扩大生产。 (3)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在美国面临经济大危机的情况下,从1933开始,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并促进了战后出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历史趋势。 考点4 古代八大少数民族和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一、古代八大少数民族的发展与内地的关系 1、匈奴族 (1)秦汉之际:匈奴 单于统一了 ,占据 地区,形成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西汉时期:①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进攻,鉴于国力有限,汉政府与之“ ”,并进行 。②汉武帝时,同匈奴展开了长达十年的战争。 、 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③后来,匈奴内部混战不已,其中 单于一部归附汉朝。汉元帝时, 远嫁呼韩邪单于,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四十多年间和睦相处。 (3)东汉时期:①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②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③北匈奴退居漠北,但仍然威胁中原及河西、西域。东汉前期, 、 先后出击,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解除。 (4)西晋时期:匈奴大量内迁。 2、靺鞨—女真—满族 (1)唐朝时期:7世纪中期以后,靺鞨的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其中,黑水靺鞨是 的祖先。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 ,任命其首领做都督。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粟末靺鞨受中原封建文化影响较大,开元初,唐 宗封粟末部首领 为渤海郡王,统辖 州,从此,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2)宋元时期:女真族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长期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①北宋中后期,女真族的 部强盛起来,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114年,女真首领 举兵抗辽,取得初步胜利。②1115年, 称帝,建立金朝,定都 。为了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 制。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 。③南宋初年,金与南宋进行了多年的战争;1141年,金与南宋定立和议。宋金对峙局面确定下来。④ 年蒙古灭金。 (3)明朝时期:①明朝初期,女真人的建州等部,归奴尔干都司管辖。②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 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其统治地位。③1616年,奴尔哈赤在 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 ;后金发动了对明朝的战争。④ 继位后改族名为满洲。⑤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⑥ 年,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军,进占北京。清顺治帝迁都北京,开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 3、突厥 (1)突厥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兴起于 一带。 世纪中期建立了突厥汗国,统一了西北地区。 (2)隋朝:①隋初,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②隋末, 突厥强大起来,不断向南进扰。 (3)唐朝:①贞观初期,唐朝大败突厥,俘获 ,东突厥灭亡。唐太宗采取开明政策,在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的情况下,设 管辖,仍以 为都督、将军。②西突厥在隋唐之交势力强大,控制天山以南的西域各国。唐太宗先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 ,统辖高昌故地。唐高宗时,派兵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武则天时,置 ,管辖西突厥故地。 4、回纥—回鹘—维吾尔族和裕固族 (1)7世纪初,回纥在 一带逐水草而居,受突厥汗国的奴役。 (2)回纥:①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②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 都督。③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 统一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 。④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⑤从唐肃宗开始,几次同回纥可汗和亲。 (3)回鹘:①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回鹘”。②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有的西迁到今新疆,是 的祖先;有的西迁到今甘肃,是 的祖先;还有的西迁到中亚。 (4)维吾尔族:①1757年,居住在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 兄弟发动叛乱,清军迅速平定了叛乱。②1762年,清朝设 ,统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5、藏族 (1)唐朝:①7世纪前期, 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 。②唐太宗把 嫁给松赞干布,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③8世纪初, 嫁给吐蕃赞普。④ 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 (2)南宋末年, 招降吐蕃。 (3)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元朝设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4)明朝称西藏为 。朝廷在 设立卫所,任用 族人担当各级官吏,赐给印信,让他们管辖藏族事务,征收贡赋。还建立 制度,各级僧官由 任免。 (5)清朝:①清入关前,五世达赖统一全藏。②清军入关后,五世达赖进京朝贺,顺治帝赐予他“ ”的封号。③ 帝又赐予五世班禅“ ”的封号。④雍正时期,清朝派 ,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6、契丹族 (1)契丹族原居 一带,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 (2)唐朝末年,契丹族的势力发展起来。逐步学会种植庄稼、织布、建造城郭房屋,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 (3)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他提倡农耕,逐步接受 文化。 年,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契丹人创制了文字。 统治时期,契丹得到幽云十六州。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辽实行“ ”的政治制度。 (4)北宋建立以后,试图夺取幽云地区,两次对辽用兵,都被辽挫败。1004年,辽军大举进攻北宋,第二年,辽宋订立和议。 以后,辽宋对立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5)1114年,女真族抗辽取胜;金继续攻辽, 年,辽为金所灭。 (6)元朝时,辽金时期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已被视为“ 人”。 7、党项族 (1)党项是西北 族的一支,唐中期以来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2) 年,党项族首领 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 。 (3)西夏与北宋不断交兵,1044年,双方订立和议。此后,宋夏间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4) 年,西夏为 所灭。 8、蒙古族 (1)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 上。12世纪后期, 统一了蒙古草原。 (2) 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被推举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 (3)成吉思汗发动对周围的长期征伐战争, 年,蒙古灭金。后又招降 ,征服 。 (4)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燕京,称为 。 (5)1276年,元灭南宋。 年统一全国。 年元朝灭亡。 (6)明代,散居在内地的蒙古族与其他民族逐渐融合。草原上的蒙古族分为 和 等部,各自为政。 和 威胁着明朝北疆。永乐年间, 和 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明中期瓦剌骑兵曾直抵北京城下。明后期,鞑靼首领 与明朝修好,明朝封他为顺义王,恢复封贡互市。 (7)明末清初,蒙古分为 、 、 三大部。清入关前, 已归属清。其他两部也臣服清。 (8)17世纪中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 称汗后,势力渐强,占据天山南北,又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约七十年的斗争,终于在 年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粉碎,统一天山北路。清朝在 设将军,在科布多设 大臣,直接管辖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 (9)1771年,漠西蒙古 部在杰出首领 的率领下回归祖国。 二、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东北:①秦朝设 郡;②8世纪前期,唐朝设 ;开元初,玄宗封 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 ;③元朝设 ;④明朝设 ;⑤清朝设 、 、 三个将军辖区;1685年、1686年两次雅克萨之战打退了沙俄的侵略;1689年中俄《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西北:①秦设九原郡;②公元前60年,西汉设 ;东汉任命班超为 ,管辖西域;③唐朝设 和 ;④元朝设 ;⑤清朝在 设将军,在科布多设 ,在 设将军,1884年设新疆省。 3、西南:①两汉先后在 地区设郡;②唐玄宗封南诏首领 为云南王;③元朝设云南、 行省;④明朝实行 制度,永乐年间,实行“ ”,设贵州布政使司;⑤1726年,雍正帝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大规模推行“ ”,大量委派 代替土司,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4、西藏:①元朝设 ,管辖西藏地区;②明朝设立 ,建立 制度;③清朝确立 和 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派 ,代表中央政府同 、 共同管理西藏;④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 5、台湾:①元朝在澎湖设立 ,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②1684年,清政府设 ,隶属 省;③1885年,清政府设 。 三、现代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经过 和社会改革,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1958年以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坚持 、 和 。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实行 。 4、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央政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获得了很大发展。 重难点透析 1、中国古代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管辖 (1)战国时期:①秦国经商鞅变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②秦国都江堰的修建,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③秦国郑国渠的修建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秦汉时期:①关中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③西域都护的设置,是西域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④丝绸之路开通;⑤西汉政府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3)三国时期:蜀国农业迅速发展;诸葛亮鼓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4)隋唐时期:①隋炀帝派人去西域;②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③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同唐朝的联系不断加强;④云南西北的南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⑤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5)宋元时期:①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兴起了西夏王国;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③元朝在边远的云南地区,建立了行省;④四川地区的丝织业在北宋时期水平最高。 (6)明清时期:①平定了准噶尔贵族的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②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③清朝时建立了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④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辖区。 2、中国古代中央政权对民族地区管理政策的比较 (1)汉武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①都打败了少数民族贵族的进犯,稳定了北部边境。汉初,匈奴兵经常掠夺西汉北部边郡。汉武帝时对匈奴展开了长期猛烈的战争,击败了匈奴,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唐初,东突厥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唐朝,唐太宗大败东突厥。 ②都都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汉武帝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联系;唐太宗于公元641年派人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婚,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③都加强了对连续地区的管辖。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加强了内地与西南的联系;唐太宗在东突厥原地设置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 (2)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 唐朝的主要方式:①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的进攻;如唐太宗打败东突厥的进攻;②在连续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和黑水都督府等机构的设置;③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渤海郡王、云南王、怀仁可汗的册封;④进行和亲活动,如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两宋的主要方式:①以议和方式缓解冲突;②采用支付钱物(岁币)的办法求得边境的相对安定。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和巩固 (1)建立 ①中华民族的起源: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黄炎部落的融合,华夏族的产生。②多民族融合的开始: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的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条件。③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标志着我国多民族国家已初步建立。 Tags:
专题复习
|
一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