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
秀美村庄 那鹤岭
秀美村庄 那鹤岭
“那鹤岭”本来不叫“那鹤岭”而是叫“那厄岭”。 “那鹤岭”一共有三个屯,分别叫“旧屋”“倍村”和“新屋”,我们屯就叫“那鹤岭新屋”,是三个屯里人数最少的一个屯,就十几户,人口一百多一点吧。 说是岭,其实就是丘陵,或者说是一个坡。 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子。 小村的房子分5列由前往后依次建在小坡上,有4条小巷子。新房子、老房子都有,一般前面是老房子,后面是新房子。植被很好,整个村庄躲藏在绿树丛中。村前是一口差不多20亩的长条形的大水塘,横贯村头村尾。水塘周围有竹子、龙眼树、芒果树、菠萝树、番桃树、黑榄树、芭蕉树等环绕。春天花开花落,蜂围蝶阵;夏季果实累累,暗香涌动;一年四季绿树成荫,池塘水美鱼肥,塘里有草鱼、鲫鱼、塘角鱼、罗非鱼、花鱼等等。池塘边,树荫下,是村民们休闲拉家常的好地方,亦是孩子们嬉戏的游乐场所。 这口鱼塘,历来是孩子们的乐园。 我们小时候就喜欢在塘里戏水游水,水浅时摸鱼抓虾。虾子发潮时,我们用泥箕捞或用手捉岸边密密麻麻的虾子,挂在腰上的小篓子装满了大大小小的虾子,满池塘都是欢乐的笑声......那种欢乐情景还历历在目;我们还喜欢用池塘边的淤泥捏小人,用长在池塘边的“路头花”(音)做眼镜,做风车;在塘边玩耍爬树摘果等等,这些曾经给我留下美好回忆。我的博文《我的危险经历》,写的就是在这口水塘里发生的事情。 只是这鱼塘,现在水质比不上以前了,不合适游泳了。 这口鱼塘,还是我们村民的菜篮子。 以前每逢过年过节,队里都会用渔网网鱼,网得一大堆鱼以后就全村老少围在村头鱼塘边分鱼,大人笑,小孩叫,一片欢乐气氛。 后来,分田到户了,不再集体网鱼,而是哪个需要哪个去抓了。 于是,大家根据自己实际,买回钓竿、渔笼、虾筝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其中大家用得最多的是钓竿。 哪家哪户今晚没有肉吃了,就拿根钓竿,坐在塘边浓荫的树下钓鱼,或者去看看渔笼里有没有收获。经常看见路上又有人抓着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兴高采烈的回家了。 由于有这样便利的条件,所以家家户户都有钓鱼工具,有的钓竿、渔笼、虾筝等一应俱全。全村男女老幼,几乎个个都会钓鱼,有几个十几岁的小孩都成了钓鱼高手。 每到农闲时节或下雨天,是人们喜欢去钓鱼的时候。我回娘家,如果碰上下雨,经常看到我妈妈、七婶、四伯娘等村里六七十、七八十岁的老人坐在塘边垂钓。 有懒得钓鱼的,放渔笼或用虾筝装鱼虾。在虾筝上绑饵料,虾筝一放进池塘,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了。待到空闲再去收虾筝,往往也能网上一些细鱼虾子,运气好的也网得大一点的罗非鱼之类的,反正不会让你失望。所以池塘里往往都装有几番虾筝。 而人们的收获也是很不错的,有的吃不完就塞在冰箱里。有一个钓鱼高手的妈妈说,有一段时间里,他们家的冰箱里塞满了鱼,吃不完还送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呢。 让人们惬意的事情不止这些,还有这几年村容村貌发生的变化。 以前村里泥泞的小路现在变成了水泥路;村前那条原来3、4米宽的小路现在扩宽到了10米左右,并且铺上沥青,平坦开阔,路旁边种上了芒果树、榕树、黄槐、三角梅等,干净整洁,人走在路上心情是多么舒畅。 大路旁边,现在正在修建游泳池,小孩们眼巴巴的盼望快点完工,以后就变成他们的又一个乐园啦。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 ![]() 永安村那鹤岭新屋,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口的池塘周围被绿树包围着,风光宜人 ![]() 小村子躲藏在绿树丛中。水塘周围有竹子、龙眼树、芒果树、菠萝树、番桃树、黑榄树、芭蕉树等环绕。
这是我童年生活的缩影 |
一共有 1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