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列表
[置顶]舌尖上的南宁——五色糯米饭是这样做成的
舌尖上的南宁——五色糯米饭是这样做成的 充满植物清香气味的五色糯米饭很诱人,色香味俱全,大家都喜欢吃,是我们广西人的骄傲。但是能够会做的人却不多,前年我曾经在妈妈的帮助下自己蒸过一次,效果还不错。去年没有做,似乎有点生疏了,于是今年我决心再次“温习功课”,以免忘记了过程方法。 |
家乡的芦苇荡
家乡的芦苇荡 2016年7月16日,我们老同学在风景如画的美丽南方聚会,自己买菜到村里同学家煮。意外的是,我竟然在哪里看到了我梦寐以求的芦苇荡! 那天中午,在美丽南方开农家乐的同学家里,我们基本上把该干的活干完了,然后同学们相约到村里游玩。 |
学煮大锅饭(二)
学煮大锅饭(二)
上次刚刚学煮大锅饭就煮成功了,这不免让我有点飘飘然起来,心想,煮大锅饭不过如此罢了,有何难呢?哈哈。 因而每当村里有酒事,我都自告奋勇去煮大锅饭。 第二次是村上九叔公娶儿媳妇,宴请的人数是六十多桌,要煮5锅大锅饭。刚开始量米时,每锅20斤。后来有经验的老人说,恐怕不够,加多点。于是有2锅每锅又加了2斤。 我... |
学煮大锅饭(一)
学煮大锅饭(一) 煮饭,相信人人会煮,但是煮20斤米一锅的大锅饭,相信看这篇文章的没有几个会煮哦,哈哈。 前一段时间,侄子结婚,要摆九十多桌呢。 |
马山小都百,秀丽小村庄
马山小都百,秀丽小村庄 马山小都百,在南宁还是比较有名气的,以前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曾经去过一次,那里秀丽的风景让人难忘。这不,趁着五一放假有时间,于是和几位朋友再次去到小都百。 不巧的是那天早早就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也好啊,烟雨小都百,应该别有一番情趣吧。中午11点多,我们终于去到了小都百。 这真是一个秀丽的小山村。 村子周围有高大的青山环绕着,山下一条公路穿过小村旁边,使小村子的交通变得十分便利。公路旁边是一大片长势良好的玉米。“哎呀,如果是糯玉... |
三十六年后,再度重相逢
三十六年后,再度重相逢 36年后,今天得以重相逢! 2016年21、22日,一个普普通通的双休日,我们80届(高中)22个同学在黄、颜等同学的组织下,分乘6辆小车,到防城港聚会。 ... |
舌尖上的南宁——-包粽子,过大年
舌尖上的南宁——-包粽子,过大年 粽子,是广西特产,是我们过年必不可少的年货,米花糯米饼可以不做,但是粽子是少不了的。 妈妈离我太远,家婆年事已高,手脚不灵便了,包粽子过年的任务便落到了我的头上。 |
都安大化欢乐游(二)——七百弄,山色空濛雨亦奇
都安大化欢乐游(二)——七百弄,山色空濛雨亦奇
我们第二天要去游览的地方是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 七百弄位于云贵高原东南坡下部,大化县北部,是国内唯一以高峰丛林深洼地为主导景观的地质公园,有千山万弄观景台、板蓝峡谷景区和十里幽谷景区等,风景优美,空气好。 10月5日那天,由于“彩虹”台风影响,下了不大不小的雨,但是阻挡不住大家登山观景的热情。参观了地质公园博物馆,大家随车上山。 |
都安大化欢乐游(一)——美丽的瑶台、红水河百里画廊
都安大化欢乐游(一)——美丽的瑶台、红水河百里画廊 很久没有外出散散心了,想起在博友的博客上看到的大化七百弄等美丽风景,于是趁着国庆节放假的机会去看看。 |
舌尖上的南宁——农家美食蕉叶糍粑
舌尖上的南宁——农家美食蕉叶糍粑
每年七月中元节(俗称“鬼节”),南宁市郊区一带的村民都喜欢做蕉叶糍粑(我们俗话叫做“板凳糍”)。当然,市场上也不缺蕉叶糍粑卖,但是一直吃惯自己家里做的糍粑,我觉得市场上的蕉叶糍粑没有妈妈做的好吃,没有任何添加剂,卫生、安全又好吃,而且在家里做糍粑的欢乐情景一直是我所喜欢的,它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或许很多朋友不知道怎样做蕉叶糍粑,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这种美食的制作方法吧。 首先是钩蕉叶。南... |
《日记几则》之三——从石磙子到收割机,不能不说的变化 2015.7.25 星期六 阵雨
从石磙子到收割机,不能不说的变化 看着眼前来回穿梭的收割机,不由得想起以前往事。 种田人都知道,种稻谷最辛苦的就是收割和脱粒。 收割,弯腰驼背在烈日炎炎下挥汗如雨割稻谷,汗水流到被稻叶划伤的伤口,不是一个苦字讲得出来的。 割完稻谷,还要挑... |
《日记几则》之二——拔花生
前几天因为下雨,地太湿,所以没有拔花生。太阳晒了一两天,昨天终于可以拔了。 到娘家了,已经差不多九点点钟了。 村里的田地都是比较近家的,就在池塘对面。妈妈已经在地里忙活了。她钩根,我拔。因为前几天才下雨,泥土比较松软,所以还是比较好拔的,拔起来抖一下泥巴就可以了。 ... |
《日记几则》之一 —— 敲玉米
敲玉米 2015.7.17 星期五 雨
昨晚妈妈说,可以拔花生了。于是今天早上我早早做好家务,骑上电驴去娘家帮妈妈拔花生了。 想不到的是,我刚刚上罗文桥,小雨就淅淅沥沥下起来了,我冒雨前行。但是下了罗文桥,在江北大道罗文桥底,小雨变成了大雨。我不带雨衣,就拿出防晒衣穿起来,冒大雨前进。谁知到了石埠,没有雨了,路面也干燥。对面路人在奇怪的看着披着湿漉漉衣... |
我给爸爸拜大寿,感受有趣的拜寿习俗
一.准备礼物 今年农历5月14,是我老父亲79岁生日。按照农村惯例做虚岁生日,那应该是八十大寿。 八十大寿,是要好好的祝贺一下的,而且是父母一起做寿,双寿,尽管妈妈没有到八十岁。这可是一件大事,于是我们兄弟姐妹在这几天四个就忙开了。 给老人祝寿,一般是儿子负责宴席,女儿负责寿礼。 这祝寿还是有一定的规矩的。它不像办红白事那样需要报客人,而是亲朋好友主动来祝寿,当然有些远一点的亲戚不懂,就电话通知一下,村里的亲邻们则是主动拿贺礼来祝贺了。 |
秀外慧中的广西民族博物馆
秀外慧中的广西民族博物馆 如果把广西民族博物馆比做一个女子,那么,她就是一个秀外慧中的姑娘了。 博物馆是建国以来广西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设施项目,是一座自治区级、全民所有、公益性、专业性的民族文化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工作任务,同时兼顾对广西周边省份各民族以及东南亚各民族的文化研究、文物资料收藏和宣传展示。 |
春赏枫叶正当时
春赏枫叶正当时 对枫叶,人们好像更加欣赏秋天的红(枫)叶,“霜叶红于二月花”,它的红确实醉人。但是我认为春天秋天的枫叶各有秋千,相比之下,我更加喜欢春天的枫叶,因为春天的枫叶别有一番景致,它的绿,它的香,让人留恋,让人回味。 小时候上山打柴,在山上经常看见枫叶,它们绿了红,红了绿,一年年重复着它们生命的轨迹。而到了每年清明节之间,我们会摘一大把一大把的枫叶回来做五色... |
家乡的橄榄树
家乡的橄榄树 前一段时间,在家乡菜市,偶然发现有一位阿婆在卖黑榄,熟悉的童年味道! 儿时村里的黑榄林立刻浮现在脑海中。家乡曾经是盛产黑榄的地方,有过一片片美丽的橄榄林,被作家陆地称为“美丽南方”并写了一本叫做《美丽的南方》的小说。 那时,村里有好多高高大大的的榄树,品种也有好多,有黑榄,蓝榄,白榄。黑榄又分为鸡油榄、木榄、摇摆榄等。这么多品种中,鸡油榄最好,大个肉厚,颜色黑得可爱,光滑容易煮,味道很好;木榄最差,煮熟后肉不软熟,硬硬的,干干的,一点也不好吃。 那时,这些树均属于生产队的。 每当到中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