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
西夏王陵:神秘古国的宏伟遗存
在宁夏,最不能忽略与错过的古迹,便是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今天下午,“感恩母亲河”宁夏网络媒体行的记者来到这里,在朔风中聆听西夏文明的兴衰史。一千年前闪耀出灿烂的西夏文明之光,已经雨打风吹去,唯余这神秘的土茔。 大约1000年前左右,强悍的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称帝,建立西夏国。凭借着金戈铁马、骁勇善战,西夏国从11世纪到13世纪,与宋、辽、金展开了反复较量,分庭鼎立达190年。鼎盛时期,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善于征战的党项民族不断仿效唐朝和宋朝的各项制度,吸取汉族文化及其先进的生产技术,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融合汉、佛教、少数民族等诸多民族文化之后,西夏成就了自己辉煌的文明。 公元1227年,传位十帝的西夏王朝亡国于蒙古的铁蹄之下,就连党项族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由于西夏的文物典籍被后世破坏严重,加之元朝没有为西夏编修专史,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难解之谜,因而被称为“丝绸之路上消失的神秘王国”。 今天的西夏王陵景区,包括了西夏王陵、博物馆、碑林、仿塔、西夏史话艺术馆等。在方圆50平方公里陵区内,9座帝王陵呈北斗星图案布列有序;250余座陪葬墓星罗棋布,按星象布局排列。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西夏开国皇帝元昊所在的三号陵园(泰陵),茔域面积 15万平方米,是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朔风中,这个高大的土茔与不远处的贺兰山构成了气势宏伟的图景。可惜,与史上灿烂的文明相比,空漠的遗存让人徒生感慨。或如明代朱梅所题的,“日落荒郊蔓草寒,遗城犹在对斜阳。”“绕城黑水西流去,不管兴亡事短长。”
原文地址: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10513/newgx4dccbc40-3801833.shtml |
一共有 1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