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资料

留言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用户ID:  23604
用户名:  CUANGWUREN
昵称:  月色微明

日志分类

日历

2024 - 10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 2024 - 10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22-08-30 15:56

做不大的老板

做不大的老板

|覃炜明

两个侄子从老家来顺德,在一家企业参加培训。想到每次回去很少见到他们,就约了一起吃饭。又怕叔侄交流冷场,于是邀了一位在大学做老师的朋友作陪。席间说起自己来顺德的收获,我说:钱没有收到几文,原来的职位也没有了,但是感觉来顺德还是值得,主要的收获就是做人的观念变了,还有就是出了一本《活在吾乡》,——这些可能是用钱买不回来的,也是在梧州不可能得到的。

我说,出现这些转变,当然是因为受这个地方风土人情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作为职业记者,我先后采访了七八十个本地的老板,这些老板为什么成功?而有的老板,为什么他的企业做不大?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我早就心里有数,有些话,我不会写进稿子里,但是茶余饭后不妨和你们说说。

我说,我感觉,成功的老板,大多数是做人的成功,而不成功、或者做不大的老板,也大多数也是因为做人。

话题一开,一些记忆在脑海深层的例子就被我翻了出来。我说,我接触个一个小老板,做涂料的,他很聪明,发明的水性涂料,在2003年左右就问世了。当时这位老板找我做报道,考虑到是新产品,出于专业的敏感和对新产品特别是创业的支持,我几乎是破例的用了几乎半版的版面,报道他研究的产品。这个报道我是打了擦边球的,如果按照广告的版位,保守估计,大概要收费一万多元,但是出于对创业者的支持,我用记者的小小便利,给了他一次顺水人情。报道出来以后,他再没有和我联系。我一直以为他已经把生意做大了。大约七八年以后,这位老板突然约我喝茶,我满以为他是要向我报告开拓市场成功的喜讯。但是到了一间非常简陋的茶楼,喝茶以后,他和我说:生意做不大,希望我帮忙再做一次报道……我根本不相信他的产品会没有销路,但是看他有点走投无路的眼光,又不能不相信他真的没有把生意做大。工厂依然在永丰一个小作坊里,几个人,艰难地生存。这个时候,我突然记起,当年报道出来以后,这个老板从来没有再联系我,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说过,现在企业做不大,突然又想到了本记者,我能够一次两次被这样的商家利用吗?我对他说:你的产品很好,卖不出去是因为你的宣传推介力度不够,“你不应该再找我,找本报广告部吧?”茶没有喝完,我就告辞了。后来,有一年参加涂料界的一个活动,遇上广东省涂料协会的一位朋友,说起这个老板,他说:这是行业内一个做不大的老板的典型,“太孤寒!”

我还采访过一个老板,做服装的,当时公司还算有名。采访过程发现他对记者也不错,叫办公室招呼吃了一顿很好的午饭。我用差不多大半个四开版面刊发了对他的专访,并寄去几十分报纸让他做宣传品。后来报庆,报社叫记者联系一些关系单位做联名祝贺,每个单位800元。考虑到他对记者的好感,就打了他的电话,请他确认。当时他在国外,一口就应承了:没有问题。因为只有几百元,也没有想到要和他或者他的手下签一个合同。等到祝贺名单出来了,我开具了报社的发票,找到他的办公室主任,请她找老板报账。大约过去了几个月,钱没有回来,问其办公室主任,才知道老板不承认和我有这个承诺。于是我打他电话,不接,再打,也不接。只好叫办公室的主任把发票退回来。但是又等了几个月,办公室主任说:发票给了老板,找不到了。年底,第二年,第三年,报社都在追这一笔款。“没有收款就退回发票”。但是反复联系,都是没有下文。最后我只好接受报社按照发票总额40%的缴交个人罚款。后来和这个老板所在的镇里一个干部说起此事,他告诉我:这个老板不守信用的,曾经承诺过的赞助龙舟赛的西装,一样没有兑现。已经很久没有这个老板的消息了,到网上一查,发现他在外地开了不少公司,都先后被吊销或者注销了。

还有一个老板,他的企业规模不大,但是因为他喜欢龙狮,养了一支龙狮队。经同行介绍,我对他进行专访,也是用近一个四开版面刊发了对他的报道,而且寄去了几十份报纸。年底报纸征订,我考虑让这个企业订一份报纸。但是觉得报价只有280元,不一定要动用老板本人,就和他的副手——也是他的女婿联系,对方一口答应:小问题小问题。到我高高兴兴把订报发票送过去的时候,老板女婿不在,老板在。我便拿出发票,告诉他和副总商量过,同意订阅。老板接过发票,看看,二话不说,笃笃笃……拨了女婿电话:你订了一份报纸?对方大概回答:是。老板说:怎么不和我商量?卡的一声挂了电话,满脸不悦,他从口袋里掏出订报的钱,交给我,留下一屋子的冰冷。想想自己因为一份报纸受这样的冷遇,我面红耳赤,离开了这位老板。之后一直没有和他联系,现在发现,这个老板的公司早被注销了。

说了这些老板做人的故事,我突然转话:也不是所有会做人的老板就一定成功,做企业还有一个老板思维的问题,老板思维如果出现天花板,即使是好老板,也不一定能够把企业做大。

我举了一家佛山本来很有名的企业做例子。这家企业做空调的,产品质量也不错,老板更是一个好人,在村里做了不少好事,一段时期还担任村里公益组织的头头。我采访他的时候,在他球场一般大小的办公室,侃侃而谈。他没有架子,对来访的记者,不忘记叫搞宣传的的人,送一件小家电。印象更深的是,吃饭的时候,看到这个老板拿了一个饭碗,在员工饭堂里,和员工一起,若无其事,排队领饭。从员工的反应可以看出,他这样领饭完全是习以为常。对这样的老板,记者自然无话不问。记得当时珠三角的家电企业如美的,纷纷到外地扩张,我曾经问这位老板:有没有打算到外地设厂?他说:没有,同时补充说:“我这个人,视线看不到的事情,不会做。”后来他的企业在香港上市,而他不久前正好从一家有名的企业挖了一名国内空调行业的专家过来,于是我问:有没有打算给这位空调专家配股?如果有,准备配多少?我本来有些后悔问这样私人的问题,但是想不到他没有回避。他说:配股有什么用呢?股票有升也有跌,我直接给他年薪,“几百万,真金白银,不是更好?”我听完以后,吃了一惊,感觉他的回答太直接,但是又好像缺少了什么。

大约六七年前,传出这个企业销售出现了问题,没有人愿意承担销售部门的主管,老板不得不以本来已经半闲下来的年龄,再挂帅,亲自担任国内营销总经理。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在报纸发表,为他打气,认为他高调复出,当然是为了要提振士气,制造业面临的困境这么大,当家人由后台再跑到前面,对员工对品牌肯定会注入一些兴奋剂。同时我也突然想起这位老板曾经说过的话,发现他的思维的天花板,终于限制了他的企业的高度,关键时候,没有人愿意和企业共同进退。现在我不知道他的企业情况到底怎么样?但是开始销声匿迹,却是不争的事实。查媒体消息,2020年前6个月,这个企业收入只有6.34亿元,亏损却达到了7.22亿元,不得不不得不卖地求生。“XX空调,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现在又过去了两年,不知道这位老板日子怎么了……

                      2022/8/29


类别: 无分类 |  评论(1) |  浏览(54172)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 推荐
一共有 1 条评论
CUANGWUREN 2022-08-30 22:55 Says:
怎么回事?
发表评论
已有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