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列表
人民向往着幸福的生活一读余华小说巜活着》有感
前段时间在老年大学QQ课堂上当代文学欣赏课,听林老师介绍了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课后专门从网上找这篇小说来看。 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活着》是他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人在漫长的时光里的悲惨生活。小说主人公福贵出生于地主家庭,年轻时赌博输光了家产,后来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炼钢铁、人民公社等,他在社会变化的背景中,身不由己地活着,苦难、死亡的悲剧一直陪伴着他,父母、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先后悲惨死... |
忆父亲
6月20日是父亲节,这天一大早就接到女儿发来的祝福,心里真高兴。在各微信群里还看到了很多祝贺父亲节快乐的信息。而在这个日子,对父亲的怀念和回忆也湧上了我的心头。 我的父亲出生于1921年,如果能活到现在就是百岁了。可是他己在二十四年前的1997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父亲的一生,经历过民国时期的乱世、解放之后的运动、文革中的冲击。... |
又见我的小学
前段时间回家乡参加中学母校柳州二中的八十周年华诞庆典。当天上午学校的庆典活动结束后,距晚上的校友联欢晚会还有一个下午。我住在原柳州地委招待所,不远处就是柳候公园。当天下午没什么事,我就走进公园转了一圈,然后从公园的另一个门走出,来到了公园路。顺着公园路走没有多远,就来到了我曾经就读五年的小学母校一一公园路小学。小时候我觉得这个校园很大,我们还在学校操场上跑百米、做课间操,在学校后门旁边练单双杠、练跳远。可现在又来到这里,从门口往里看,感觉校园好像是缩小了很多似的。站在母校门前,我的心里升腾起一阵感慨,好像自己又回到了52年前在小学就学的时光。 |
想念妈妈
今天5月8日,是今年的母亲节。在母亲节,很多人都会去看望自己的妈妈。可是,我的妈妈己在2016年底去世,至今已5年多了。因此,现在的母亲节,我只能在心里想念亲爱的妈妈。虽然没有妈妈了,却更想念有妈妈的日子,感觉妈妈的爱意还一直都在。 我的妈妈如果还活着,今年应该有90岁了。她1932年出生在广西融安县乡下,听她说过,我的外公曾... |
读老年大学,赏文学名篇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上小学、中学时主要是向邻居和同学借书看,上大学时主要到图书馆借书看,工作以后除了到图书馆借书,也经常到书店买书看。我最喜欢看的是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从小到大,我看过的小说可以说数量不少。虽然一直喜欢看小说,也看过不少小说,但是,直到退休以后就读老年大学,我才发现自己对文学作品原来只不过是“看”而已,并没有达到“欣赏”的要求。 退休后,为了充实退休生活,我在2019年到广西老年大学报名就读《港台文学欣赏班》。这门课的授课老师是广西大学文学院的林爱民教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有一半多的时间是参加课堂面授,直接听林老师讲课,还有一段时间是因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不能到校上课,而改为在网络QQ上课,但在上网课时不仅可以上林老师讲授的《港台文学欣赏》课,还上了她讲授的另一门课—《当代文学欣赏》。 |
我喜欢老年大学的英语课
我退休已经两年多了。为了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退休不久我就开始想着要报名上广西老年大学,可是当年老年大学招生时间已过,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年开始招生,我才终于报了名,正式成为广西老年大学2018英语提高A班的一名学员。 我报名读英语课程,并不是因为原来就特别喜欢英语。其实刚开始我曾经想报的是一些艺术类专业,但后来觉得自己在艺术方面既没有基础,又没有天赋,也就没有敢报。最后之所以选择报读英语班,主要是觉得自己以前曾经学过一点英语,算是有一些基础,另外也考虑到退休以后可能会出国旅游,学英语会有用处。真没想到,经过在英语提高班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不仅证明我报读英语提高班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且我发现自己还真的喜欢上了广西老年大学的英语课... |
我也曾在工厂当过工人
前段时间看了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其中反映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工厂里青年工人的生活情景,让我深有感触。因为那个时候我也在工厂里当过两年多的工人呢。 1976年8月,我在柳江县福塘公社凤山大队第4生产队当下乡知青已经两年9个月了。同一大队不少知青已陆续得招工回柳州了,我们生产队4个人也走了2个,还剩下我和同屋的李湘民。看到别人能回城了,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回,还要呆多... |
退休五年有感
2022年国庆节假年期一过,本人退休就满五年了。五年前的9月底接到政府印发的退休文件时,我即向单位主要领导请示,是不是过完国庆假期我就可以不再上班了?主要领导予以同意并对我的退休生活予以了祝福。然后我又通过当面或电话、短信等方式向单位的各位领导作了报告,并感谢他们多年来对我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于是在节后我即正式离开了工作岗位。现在一晃五年过去了,真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我怎么感觉好像才刚刚退休5天似的,刚退休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呢,这不仅不是 |
我所经历的两次“夹道欢送”
前几天,我回家乡广西柳州,参加一个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歌唱活动。此次活动的举办地点是位于柳州市人民广场的市文化艺术中心。参加活动后,我从宽阔的人民广场漫步走到市中心的龙城路,看到昔日简陋的以体育场为主的人民广场,已变身为拥有众多文体设施和街心花园的美丽的人民广场,龙城路两旁也已变得高楼林立,我的心中感慨万分。 目睹着人民广场和龙城路的变化,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在这里经历过的两次“夹道欢送”的情景。 第一次“夹道欢送”,那是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当时我刚16岁,从柳州二中应届高中毕业。当时正逢毛泽东主席对福建省一位学生家长予以回信,号召全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从这一年起全市各中学... |
中学的回忆
|
艰苦奋斗七十年 成就柳州汽车城
艰苦奋斗七十年 成就柳州汽车城
前段时间我回到家乡广西柳州,探亲访友之余,参观了柳州工业博物馆。作为广西乃至全国第一个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展现了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柳州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体现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柳州人民长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发展工业的精神。 |
我的第一次投稿
我的第一次投稿
我保存着一张1983年11月3日的《广西日报》。在这张报纸第三版的《学与用》栏目上,刊登了我人生中第一次给报刊杂志投稿并得到发表的文章--《实行利改税能够促进生产发展》。如今,看着这张已经发黄的报纸,三十六年前的往事又浮上我的心头。 我于1982年7月从区外一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