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列表
我的高地情结——兼谈桂西北叙事[原创]
我大约花了十来年的时间写了三部长篇小说,第一部是长江文艺社出的《生生长流》,一部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公务员》,最近出的这部叫《杀牛坪》,是在《作家》杂志发表的。和以前写的诸多中短篇作品一样,我的小说无不怀有浓重的家族情结和河流情结。而我所表现的这两种情结都与一个地域有关,那就是桂西北高地。单从地理角度上说,这个地域其实应该算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只不过它被人为地划入广西的版图。这里不仅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精神的故乡。一直以来,源自这块地域的一切记忆和发生的一切变化,都让我的创作深受影响。 |
冬天到长春去看车[原创]
一直想到长春去。因为在遥远的东北,长春这个城市早已根植在我的心中多年。还少小时,我看的电影就有不少片子是长影厂拍摄的。由于1961年拍摄了《刘三姐》,无疑更加加深了我对长影的崇敬,这部百看不厌的经典影片曾经给了我这个广西人带来了欢乐和感动。此外,这个城市让我难以磨灭的另一个印记,便是一汽和它所生产的解放牌汽车。这种在中国道路驰骋了半个世纪的大卡车,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更使得我们的社会文明不至于被世界文明拉得太远。 |
师长与挚友[原创]
曾经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一个文学爱好者若是要想成为一名作家,只要得到三家刊物帮扶一下就可以了。于是我就时常摸后脑勺想,这话或多或少是说到点了的。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即便没有三家刊物,就是有一家帮扶也算是幸运儿了。诚然,我们晓得,当不当成作家,摆在第一位的还是天赋,其次才是帮扶问题。 我虽说还不算是一个真正... |
我看《红七军》[原创]
电视剧《红七军》无论是从内容题材还是表现方式上都应该算得上是一部好剧。 首先是题材好。该剧表现了一支以右江地区各少数民族为主要力量的革命队伍,如何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之下,不断发展壮大并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杀开一条血路,投入中央苏区的怀抱。红七军的战士们从南疆边陲的左右江地区出发,历数艰难险阻爬涉了七千余公里,在与反动军队的英勇作战中损失惨重,可以称得上是... |
一个仁者的情怀[原创]
一个仁者的情怀 拜读完黄鹏兄的诗稿《世纪之光》,掩卷数日竟不敢下笔写点什么。如此犹豫,主要是怕点不到要害,领会不到精神实质,枉费了他对自己的一番信任。前两日过教师节,作家班同学们的一个小举动忽然就触动了我,于是才有了对鹏兄以及对其文字作出一个新... |
访俄见闻之七:克里姆林宫[PP]
克里姆林宫位于俄罗斯的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罗斯的标志之一。在克里姆林宫周围是红场和教堂广场等一组规模宏大、设计精美巧妙的建筑群。此外,还有建于公元18世纪的枢密院大厦,以及建于公元19世... |
访俄见闻之六:红场内外[PP]
红场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广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西南与克里姆林宫相毗连。原是前苏联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西侧是克里姆林宫,北面为国立历史博物馆,东侧为百货大楼,南部为 |
访俄见闻之五:感受俄罗斯东正教[pp]
在今天的俄罗斯,宗教无处不在。据说十月革命后,宗教在俄几乎绝迹。到了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的东正教得以死灰复燃,短短的二十来年时间,全俄的教堂已恢复至800余所,信众达百分之八十。在俄短短的几天时间,本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宗教的地位和力量。(由于教堂内严禁拍摄,所以仅晒部分外部照片,请谅解。)
|
访俄见闻之四:圣彼得堡的宫殿[PP]
著名的冬宫因为苏联十月革命的爆发而弛名,它和叶卡捷琳娜堡、叶卡捷琳娜夏宫组成了圣彼得堡的宫殿群,是这座城市最为耀眼的明珠。
|
访俄见闻之三:女人篇[PP]
许多和我一样阅历的人到了俄罗斯,除了对他的政治历史文化感兴趣之外,另一个兴奋点无疑就是美丽的俄罗斯女郎了。本辑主要是以女性为主题,晒一晒本人眼中的一些俄罗斯女人。
|
访俄见闻之二:美丽的涅瓦河[pp]
到俄罗斯一定要游览涅瓦河,很多朋友都这么说。考察学习闲暇,我们泛舟涅瓦河上,饱览了这条名河的美丽风光。涅瓦河是俄罗斯联邦西北部一条重要河流。源出拉多加湖,自东向西流,流经俄罗斯圣彼得堡,注入波罗的海芬兰湾。长74公里。流域面积28_1万平方公里(包括拉多加湖、奥涅加湖和伊尔门湖的集水面积)。河口年平均流量2,530米3/秒,年径流量80立方公里。是白海—波罗的海和伏尔加河—波罗的海两水系的重要航道。以河水流量来计算,涅瓦河是欧洲的第三大河流,位于伏尔加河和多瑙河之后。
|
访俄见闻之一[pp]
炎热的夏日,我随一个文化艺术访问团到俄罗斯访问学习,先在波罗地海之滨的名城圣彼得堡落地参访,然后到莫斯科。短短几天,真实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学艺术的伟大力量,从中获益匪浅。拍了一些照片,拿出来晒晒。
|
废话比赛[原创]
废话比赛 (讽刺小说) 韩涵是市直某单位的秘书,不久前才通过重重考核层层把关调进来的,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才坐到办公室秘书这张板凳。昨天傍晚临下班了,办公室主任朱炎才告诉他,说今天上午有一个重要会议,内容是关于单位年终总结的事情。由于他临时要出差外出几天,要他全程参加并且要好好记录,然后提升成一个单位的年终总结报告。韩涵一听便腿软了,心想自己初出茅庐,缘何能写一个这么大份的单位总结呢? |
我的年度照片
这是我8月底参加大化奇石旅游笔会时,在七百弄乡政府对面街铺拍到的一个画面。迷惘的父亲举着药瓶,趴在母亲背后的患儿(可能是得了甲流),专注于牌桌的母亲,沉醉于牌局的汉子们,非正常姿势在一旁观战的少妇和睡觉的幼孩……
|
韩少功:文学何为[转]
经常遇到有人提问:文学有什么用?我理解这些提问者,包括一些犹犹豫豫考入文科的学子。他们的潜台词大概是:文学能赚钱吗?能助我买下房子、车子以及名牌手表吗?能让我成为股市大户、炒楼金主以及豪华会所里的VIP吗? 我得遗憾地告诉他们:不能。 基本上不能——这意思是说除了极少数畅销书,文学自古就是微利甚至无利的事业。而那些畅销书的大部分,作为文字的快餐乃至泡沫,又与文学没有多大关系。街头书摊上红红绿绿的色情、凶杀、黑幕……一次次能把读者的钱掏出来,但不会有人太把它们当回事吧? 不过,岂止文学利薄,不赚钱的事情其实还很多。下棋和钓鱼赚钱吗?听音乐和逛山水赚钱吗?情投意合的朋友谈心赚钱吗?泪流满面的亲人思念赚钱吗?少年幻想与老人怀旧赚钱吗?走进教堂时的神秘感和敬... |
秋游系列之:普者黑战水纷飞[pp]
还没去普者黑之前,若干朋友就警告说,到那里的游客都是好战分子,喜欢打水战,要我作好防备。朋友还担心我们有老有小的,到时会吃不消的。有的甚至建议带些水果或者泥块作武器,用于自卫。然而所幸的是,到那里的游客都是相当文明的。尽管他们许多人都有备而去,但见了我们这个团队,都绕行而过,没有为难我们。
|
书即是路[原创]
2004年5月,第十四届全国书市在我们广西桂林举行。开幕那天早上,大雨滂沱,整个城市像是用漓江水洗涤过一样清新怡人。在这个图书盛会上,我以一名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倍感荣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