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资料

留言短消息 加为好友

用户ID:  55816
用户名:  玉林华戈
昵称:  玉林华戈
来自:  广西 玉林

日历

2023 - 5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2023 - 5 «»

存 档


日志文章列表 --> 散文随笔

2023年05月22日 10:57:58

黄金时代多勤奋  春华秋实总是歌    ——序傅金华作品集《唱给生活的情歌》

黄金时代多勤奋  春华秋实总是歌
    ——序傅金华作品集《唱给生活的情歌》
    □梁智华
   
    傅金华老师长期以来担任中学语文老师,从教高中、初中语文三十余年,并爱好古典诗词散曲,不时有作品发表在报刊上,其作品多为时代新作,立足底层,写出了新时代人们的心声!而我与傅金华老师的相识,是先源于他的诗作。那时,我喜欢在微信群里发些征和的拙作,傅老师然后就发来一些应和的诗稿。这些应和的诗友大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也有不少是本地作者,傅老师属于后者,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后来,我与一些志同道合的诗友成立了一个“岭南风散曲群”,并开设了一个“岭南风散曲”公众号,傅老师负责征稿和排版。对待这一没有报酬的工作,傅老师一直认认真真,兢兢业业,深得大家的喜爱。作为“岭南风散曲群”和“岭南...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2068)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2年04月18日 16:03:50

喜获“人口与家庭”征文二等奖感怀

 喜获“人口与家庭”征文二等奖感怀
    □梁智华
   
    一路过关赢好评,夺袍拙作表真情。
    中年犹展风云志,花绽文坛励我行。
   
 
    获奖征文一—
   
   
    在争吵中恩爱
    □ 梁智华
   
    我和妻子结婚已经20多年了,现在回想,往事于我记忆犹新,仿佛就在眼前。记得第一次看见妻子时,是在单位楼梯的转弯处,我在上楼,她在下楼,但就是这么一瞬间的擦肩而过,她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圆圆的脸蛋,一袭浅色的连衣裙,那双楚楚动人的明眸被一对微厚的下眼睑衬着,给人一种深深的眷恋,我一下子就被震撼了。一种别样的朦胧的感觉,很快就叩击了我...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4842)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2年04月14日 16:29:39

难忘白霜涧

难忘白霜涧
    ——“都市舞韵”舞友们亲历“岭南第一漂”记趣
    □本报记者  梁智华
   
    对于大容山以及大容山漂流,在玉林境内,知道的人无疑是很多的,但对于容县与岑溪市交界处不远的白霜涧原生态景区,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因为,白霜涧原生态景区虽然山奇水异,但由于深藏在大山之中,至今还是一条尚待开发的融旅游观光与猎奇漂流于一体的风景线。
    正是盛夏酷暑,正是端午时节,正是休闲周末,我与“都市舞韵”的40多位新老朋友,在2011年6月4日一大早就在体育馆门前集中,分乘8辆小车,兴致勃勃地前往白霜涧原生态景区,领略了一番她的风韵。 
    那天,我们是从玉林城区驱车出发的,沿着玉岑一级路往岑溪市方向行驶,过容县六王镇,到达岑溪市南渡镇后,...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9322)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2年04月14日 16:28:16

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没有父亲的父亲节
    □梁智华
   
    想念父亲,这两天我特别的想念已经离开我整整一年的父亲,一天比一天的强烈。父亲生前的一点一滴,时时都在我的记忆深处浮现。昨天在街上见到一个瘦瘦的老人,我也突然想起父亲,甚至黯然神伤。唉!我那平平凡凡而又坎坷一生的父亲!
    也许是为了减轻自己的思念,晚上我坐在电脑前还特地搜索了一首《父亲》主题曲来欣赏::“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把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当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 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漫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方走, 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5051)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2年03月09日 11:18:50

为《当代散曲三百首》命题点评(七)



为《当代散曲三百首》命题点评(七)

作者:苏品学
   
    〔中吕·齐天乐带过红衫儿〕学上网
   
    邻家上网流连,来把荧屏练。寒喧。联。写曲心坚。夜虽深、兴致无边。月圆。窗进秋风,总是有缘。含笑招呼,面对蓝天。已成文,读两遍,鱼跃飞鸢。〈过〉期待牵双线。发表能如愿。眼望穿,等砸砖,帖子终回电。乐颠颠,赛神仙,傻逼兮兮毕现。
    2013年(第二期)《安徽吟坛》刊发。
   
    〔黄钟·昼夜乐〕领证
   
    五二零来日照柔。歌讴。歌讴爱伴侣缘酬。脸堆笑真心握手,新人织梦寻归宿。北京城领证无休。好运筹。庚...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4640)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2年02月26日 22:53:50

为《当代散曲三百首》命题点评(一)

为《当代散曲三百首》命题点评(一)
   
    作者:傅金华
   
    【正宫·醉太平】守护南海——谨献给“八一”建军节
   
    碧波浩渺,帆影迢遥,神州南海潜龙蛟,揽怀宝岛。风云变幻终吹掉,妖魔凶恶频嚎叫,我师威武正英豪,来侵必扫!
   
                                                        (作品发表于《岭南风散曲》第34期)
   
    【正宫·甘草子】一扫百年耻——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
   
    风烟蔓,鸭绿江边,狼子孬心眼。志愿军,英雄汉,跨千水,过重山。气贯长虹...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4620)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2年02月26日 22:53:48

书如药也可益智





书如药也可益智

    □ 梁智华

   

          说书即是药,不是我的首创,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就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意思就是说,多读书,读好书,可以让人醒脑、明智,可以让人远离孤独、麻木和灰黯,可以让人的生活得以提升,可以让人的生命得以升华。在这里,我只是拾人牙慧而已。

        我如今已是人...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4495)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12月23日 09:20:18

桂南采茶戏:能否重散芬芳溢四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南采茶戏的现状调查

 桂南采茶戏:能否重散芬芳溢四方?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南采茶戏的现状调查

    □本报记者  梁智华

   

    诙谐幽默的桂南采茶戏

   

        “一管一舞采茶影 ,祖宗千载血凝成。麒麟挥舞牵远梦,傀僮放声唱古情。喜看后代推前代,道是无形胜有形。谁言画眉池水浅?岭南都会有英雄。”这首题为《参观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览喜赋》的七言诗,是一位姓李的退休老干部在参观了春节期间由玉林市文化局、玉林市博物馆和玉林市图书馆联合举办的一场“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览”后即兴创作的,据记者采访得知,诗中的“一管”是指“喃嘟管”,“一舞”是指“钱鞭舞”,而“采茶影”则是...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5442)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12月15日 11:26:37

香辣爽口酱爆肉



香辣爽口酱爆肉   

□梁智华

 

 


        两年前,我和玉林的两位朋友到桂林旅游,当地一位姓秦的朋友带我们到地处该市繁华商业区心脏地带的金龙寨酒家就餐,记得他曾点了八道菜,其他菜的菜名我已记不起来了,但其中有一道菜呢,不仅让我记牢了它的菜名,而且常常让我回想起它的美味,那就是干妈酱爆肉。

  那天,当服务员把干妈酱爆肉端上饭桌时,那样子有点像我们平时见到的扣肉,只见它色呈深酱,静静地躺在碟子里,时刻准备着要献身人类似的。它素面朝天,貌不出众,可以说没有一丝一毫吸引我的地方。我以将就的心态,挟了一块放进嘴巴里,但品尝之后,那一股...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21624)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12月15日 09:24:41

冬季进补食牛肉

冬季进补食牛肉

    □梁智华

   

        立冬之后,天气变冷,使得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好准备。我们人类虽然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进补的习俗。有句谚语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国南方,人们在立冬这一天都喜欢吃些鸡鸭鱼肉,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而在这个时节,笔者的脑海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些牛肉美食,心想,在天寒地冻的季节品尝牛肉美食,岂不是一件惬意之事么?

        实际上,从古到今,人们对牛肉的热爱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22240)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09月29日 23:07:34

“动物黄金”鳄鱼肉

“动物黄金”鳄鱼肉

    □梁智华

   

        鳄鱼是恐龙的近亲,靠极强的生命力生存至今,它是唯一具有二亿多年生命历史的古生代爬行动物。鳄鱼的平均寿命高达150岁,远远超过以长寿著称的龟和鳖。而它在水中可以暂停呼吸达1小时以上,是一种肺功能极强的动物。而最近这段时间,记者却发现,在玉林城区东门广场附近的东豪美食城,鳄鱼却成了一道食客们争先尝鲜的美味佳肴。

        对于鳄鱼,记者早在十年前就从一位华侨陈表胜的口中有所了解。陈表胜原来与记者同在一个单位,后来举家迁往南美洲东北部苏里南共和国,在电话中他就多次谈到苏里南盛产鳄鱼,鳄鱼肉相对便宜,所以经常能够吃到鳄鱼肉,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几个朋友围着餐桌依次而坐,中间放着一火...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5050)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09月29日 23:06:14

书法与茶是最爱    轶闻雅事溢妙趣

    今天上午,我收到了《书法报》编辑部寄来的一封信件,打开一看,原来是两份样报。我在20天前创作的一篇杂文《不要让书法远离大众》,已发表在该报第5版上,编辑为李金豹。我是第一次向《书法报》投稿,并没有认识报社里的任何一个人,想不到这么快就被他们刊登出来了,深深地为他们这种只认稿件质量而不认人的负责精神所感动,所以在晚上就特地安排一些时间,专门为《书法报》又创作了以下这篇稿子,以报答他们的知遇之恩——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4675)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09月16日 17:51:44

屏幕保护



屏幕保护

□梁智华


    埋头创作了好几年,终于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了不少作品,同时也赚了不少稿费。这不,前不久,我就从稿费中抽出6000多元钱,到电脑城去买了一台电脑回家,正式开始鸟枪换炮了。

    买回电脑的最初几天,我在朋友的指导下,很快就会使用电脑了。你还别说,用电脑创作,与用笔写文章相比,那感觉确实是大不一样啊!一天,我从朋友处看到他的电脑屏幕与我的不一样,显得很有个性。朋友见我很感兴趣,就告诉我,这叫屏幕保护,可以由机主自己设计,并耐心地教会了我设计的办法。

    回到家后,为了让自己的电脑屏幕也像朋友的一样有个性,我马上设计了一个屏幕...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35073)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08月24日 09:18:16

滕王阁及滕王其人

 滕王阁及滕王其人
    □梁智华
   
    日前,八步一景在红豆博客中贴出了其《江南名楼滕王阁》的博文,因图文并茂、解说详细,所以吸引了不少网友的留意。而我作为红豆博客的其中一员,自然对这篇博文也有所阅读。
    说到滕王阁,大家都知道,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市西侧,与湖南长沙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现在,还有人把广西容县的真武阁加了进来,合称为“江南四大名楼”。
    据史料记载,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1926年毁于兵灾,仅存一块“滕王阁”青石匾。现在的滕王阁是第29次重建的,建成于1989年重阳节,坐落在南昌赣江和抚河的汇合处,称为“双龙戏珠”。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8165)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08月01日 21:04:34

案头上的文竹



案头上的文竹

□梁智华


        单位搞房改,我买到一套房子,三房两厅,90平方米,再加上稍微装修一下,虽不是富丽堂皇,但由于是按照自己设计的款式进行装修,自我感觉还是比较雅致的,因此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人住之后,总感到房子里好像缺少了什么似的,但一时又说不出来。有一天,正轮到妻子休息,又恰逢是星期日,妻子便到花鸟市场逛了一圈,并买回了一盆万年青和一盆文竹,然后把万年青摆放在客厅的一角,又把文竹安置于书房的案头。待我下班回来后,但见客厅里的万年青苍翠碧绿,书房内的文竹挺拔清秀,一股盎然生机洋溢于整套房子之中。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4093)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07月31日 09:50:48

野外茶聚,玉林新兴的生活时尚……

野外茶聚,玉林新兴的生活时尚……
    本报记者 梁智华
   
    “借由一次茶聚,分享一个故事;借由一杯茶水,传递一份温暖……”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茶聚这种生活方式,尤其是野外茶聚,在玉林竟然逐渐流行起来了,越来越讲究档次,并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时尚……
    这不,随着春天的来临,柳绿花红,天蓝草碧,山清水秀,岭南都会的不少居民就互相邀约,呼朋唤友,扶妻携子,成群结队,前往郊外,或五彩田园,或园博园,或龟山公园,或会仙河公园,或南流江边,或大容山上,或更远一些的乡下,举办各种各样的茶聚活动。在新春期间,记者也有幸参加了几场野外茶聚,与三五知己席地而坐,无拘无束地闲聊,海阔天空地瞎吹,一边喝着清香的茶水,一边品尝着诗词的“...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4450)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07月22日 11:13:51

差不多忘了的那次见义勇为

差不多忘了的那次见义勇为

□梁智华

 

         对很多事情,我们虽然曾经做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我们就会逐渐淡忘,谁也不会去刻意记起。这不,如果不是一个远方来电,我对3年多前的那次见义勇为已经差不多忘记了。

        几天前的一天傍晚,我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我从电话中知道,打电话给我的是一对青年男女,而且是湖南省的邵阳人。电话中的那个女青年十分关心地询问我现在的工作生活情况,并怀着喜悦的心情告诉我,她和她的男朋友将在“十一”国庆节举行婚礼,所以特地打电话来告诉我。

...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5154)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06月13日 10:34:45

沉沉的艾香

 沉沉的艾香
    □梁智华
   
    今天下班回到家,还没打开家门,我就突然看见大门两边已被妻子悬挂上两束新鲜的艾草。当那种从小就非常熟悉的香气扑鼻而来时,我这才想到:原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
    回到家后,我的鼻孔里仍然能够闻到艾草的那股独特的芳香,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端午节,想起了我的母亲,想起了端午节里的那些毫不起眼的花花草草,扑鼻的名芝,沁人的曰兰,锋芒的是蒲,秀拔的叫艾,还有好多叫得出或者叫不出名字的药草。特别是那秀拔的艾草,就会像已经辞世的母亲一样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艾草,是一种极平常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到初春时节,艾草遍地生苗,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叶青色,各四面散开,状如蒿,每叶上五个...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2) |  浏览(164884)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2021年05月08日 08:16:22

冰酒:我心中的冷美人



冰酒:我心中的冷美人
  □梁智华

       我国有着悠久的酒文化,喝酒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因此,自参加工作以后,我对于酒就一直都是钟爱有加,既喜欢白酒的辣,又喜欢啤酒的苦,也喜欢干红干白的涩,正如我国的大诗人艾青所说一样:“它是可爱的/具有水的外形/火的性格”。但最近,我更喜欢一种来自加拿大的香甜的葡萄酒,即冰酒,被我视为心中的冷美人。
  所谓冰酒,其实就是用冰冻的葡萄酿制而成的酒,在葡萄酒家族中,冰酒是葡萄酒的极品。在我国,听到“冰酒”这个词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冰酒的历史已经有大约200年了。它诞生于德国或者奥地利,但很难讲清楚具体是哪个地区,哪一家酒庄。目前,能够考证到的最早生产冰酒的时间是1794年,出自德国弗兰肯地区。在...

类别: 散文随笔 |  评论(0) |  浏览(13873) |  收藏 | 本文固定链接
« 1 2345» Pages: ( 1/15 total )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