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列表
[置顶]一团乱麻话人才
一团乱麻话人才 覃炜明 上周顺德,如果有什么热词,“人才”应该算第一热词。先是13号的全区人才工作会议,透露不少新数字,其中一个就是顺德人才总量“大普及”,三年来顺德人才以22% |
[置顶]湿地公园,升级了还叫湿地吗?
湿地公园,升级了还叫湿地吗?
覃炜明
媒体报道,顺德中心城区唯一的湿地公园将进行升级。升级后的湿地公园将有近3万平方视野开阔的草坪、休闲垂钓码头、首次引进的莫比乌斯楼梯和艺术吊环……仅湿地公园一期规划设计就包括了自然生态区、科普趣味活动区、休闲观光活动区、沥青慢行... |
[置顶] 八成学子返顺德 也有欢喜也有忧
八成学子返顺德 也有欢喜也有忧 覃炜明 据顺德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2014年顺德籍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840人,截至10月 |
[置顶]法定机构:迷惘里有些看不透
法定机构:迷惘里有些看不透 覃炜明 顺德四家法定机构落地一年,日前区人大常委会对法定机构的调研报告进行了审议。报告认为法定机构作为“舶来品”,在移植过程中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南方都市报) |
[置顶]中轴线,玩的是一个概念
中轴线,玩的是一个概念 覃炜明 近日,顺德有本地媒体先后推出关于顺德要不要规划城市“中轴线”的报道,原因是近期广州、佛山都分别提出了中轴线的概念,希望通过中轴线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城市中心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 |
[置顶]记者“被离职”源于公权滥用
记者“被离职”源于公权滥用 (作者按:这是本人为《南岛晚报》记者杨琼文因为报道“校长开房”被离职而写的第三个稿件,实际是前两稿内容的综合。由于珠江商报评论版每周只有两版,本人稿件见报时间比其他媒体的评论晚了几天,而且为了发表这个稿件,本人取消了原来已经准备见报的另一篇稿件。 ... |
[置顶]过年的味道
过年的味道 覃炜明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 一个原因是养我的那个老人已经过身,另一个原因是自己也步入知天命的年龄,我知道,即使我再回去过年,无论如何也找不回童年过年的那份心情了。 那时候过年,对一年到头没有吃几餐肉的孩子来说,自然期盼着年夜那一餐颇为丰盛的年饭。不过我现在回想当时的情景,所有过年的快乐,其实和年饭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倒是有两件事经常记忆犹新。 第一件事是写春联。那时候我们村里过年贴春联的人并不多,但是我家却是... |
[置顶]文学视角下的均安村居魅力
文学视角下的均安村居魅力 ——“印象均安·魅力村居”纪实文学创作征文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覃炜明 由均安镇宣传文体办、珠江商报社... |
[置顶]今夜,我守候平安
我的五舅父 五舅父是我父母一辈目前还健在的唯一的亲人。 母亲六兄妹,母亲最大,1975年病故,时年53岁;排第二的是一个叫“典尧”的舅父,叫四舅父,土改时候得了神经病,1960年饿死;排第三的就是五舅父;五舅父之后是姨妈,已经在三年前过世;接着是六舅,也已经在两年前亡于一场事故;最小的九舅父却是在80年代就病故了。 6 |
[置顶]雷锋其实是“潮人”
雷锋其实是“潮人” |
[置顶]为城市长高给点掌声
为城市长高给点掌声 |
[置顶]校车问题让人有 N 种思考
校车问题让人有 N 种思考 (本文已刊今天南方都市报,见报时候编辑有改动,其实我更喜欢原来的流畅) |
[置顶]广东纪事之二:幸福的摄影家们
幸福的摄影家们 在顺德容桂,提起“福案沙”这个名字,认识的人恐怕已经没有几个。但是说起“幸福居委会”,大家就会立即明白:就是那个很多老摄影家的居委啊。 其实,福案沙就是幸福居委会的前身:一个原本周边都是稻田的村子,明成化开村之前,这里只有一片沙滩。到清代嘉庆虽然有了人迹,但是沙滩还是主要的景观。到1949年解放,这里成立桂洲里村乡农会福案沙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