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列表 --> 杂记
[置顶]被小偷偷窃后的心情
被小偷偷窃后的心情 下班回到小区,巧遇一身戎装、肩扛四星的我原来的首长老刘,然后他就告诉我,前几天有小偷光顾了小区,老李、老谢、老涂家都被偷了东西,他们几个都是我的战友。老李是个爱喝酒之人,家里的几瓶好酒舍不得喝,奉献给了小偷过年,老谢、老涂也有财物损失。我告诉老刘,家里值钱的东西不多,也没有现金存放,只有几瓶好酒... |
[置顶]一个月饼引发的故事
一个月饼引发的故事 中秋吃月饼,这是沿袭千年的习俗,吃到一个原汁原味的月饼,那份惬意、满足无法言表。但如果你打开月饼盒,看到的却是一个长着绒毛的东西,那你还会有吃月饼的心情吗?余下的那些月饼虽然看不到同样的绒毛,你还会有勇气继续吃下去吗?谁知道会吃出什么毛病来呢?我想,包括我在内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就再也不想去碰那盒月饼,心里只有一份郁闷和不满。当然,遇到这种事的人实属倒霉,可今年的中秋节却偏偏让我碰上了,我当时苦笑,假如买彩票能有这种运气多好啊!... |
[置顶]年年中秋,今又中秋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 中秋佳节古已有之,但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其说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有的说源自夏商周时“秋暮夕月”,有的说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到了唐代已成为固定节日,最盛行的则在宋朝,当时的民间就有月饼相赠的习俗,晚上则有赏月、游湖等活动。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一个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以月饼相赠,相邀喝酒赏月,热热闹闹庆贺一番。一些文人雅士则附庸风雅吟诗作赋来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思,于是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如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刘禹锡的... |
[置顶]读书与事业
读书与事业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尚学、劝学、好学的历史传统,凿壁偷光、程门立雪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志苦读。古人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其中道出了读书对事业的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知识在不断增长,需要学习的内容海量增加,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满足于过去在学校学到的那些书本知识,那么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新的技术就无法接受和掌握,我们就必将被改革... |
[置顶]过年的味道
过年的味道
过年是什么味道?各人有各人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过年为的是穿上一身新衣服,能吃上一餐香喷喷的肉。 那时的家境贫穷而寒酸,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不着后传下来的,用一句老话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记得我穿过一件浅红色的棉衣,是我的大姐穿过,又传给我的哥哥,再传给我穿了两三个冬天... |
[置顶]手机与距离
手机与距离 这是我不经意间在网上看到的一段文字,感慨唏嘘:“我们在一起,我们却各自低头玩手机。我们喜欢向陌生人晒心事,却忘了告诉最亲近的那个人,此刻在想什么。我们如此热爱,远在天边的亲密,又不停地制造着,亲在咫尺的梳离。就这样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段诗话的文字,描述的就是我们手机时代的现状。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手机的极为普及就是一个最表象的特征。 ... |
[置顶]官员的“奴性”该治一治了
官员的“奴性”该治一治了 偶然翻看笔记本,看到两则“顺口溜”挺有意思的,一则是:领导讲话,带头鼓掌;领导唱歌,调好音响;领导洗澡,搓背挠痒;领导泡妞,放哨站岗。二则是:领导没来我先来,看看谁坐主席台;领导没讲我先讲,看看话筒响不响;领导说话我鼓掌,带动台下一片响;领导吃饭我先尝,看看饭菜凉不凉;领导喝酒我来挡,誓把生命献给党;领导睡觉我站岗,跟谁睡觉我不讲。 凡眼都能看出,这两则“顺口溜”描绘的是当今官场活生生的丑态,记录的则是官员活灵活现的“奴性”。一则里的“领导讲话,带头鼓掌,领导唱歌,调好音响”,这似乎是秘书或者工作人员该做的事情,但“领导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