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文章列表
[置顶]【转载】桂林船菜——赏心乐事品船菜
桂林船菜的美食历史非常悠久,自两千多年前秦始皇设桂林郡以来,汉晋两代就有文人墨客来此旅游。游桂林必坐船顺漓江直下阳朔,80公里水路。久坐必饿,饿了就得在船上用餐,桂林船菜由此而形成。 五十年代初的一个中秋之夜,我有幸泛舟漓江,品尝这著名的桂林船菜。当时,吃桂林船菜可要提前几天预订,而且每船仅一桌而已。船... |
[置顶]【往事钩沉】那年,去永福捡茶子我当了一回“福尔摩斯”
1960年秋季开学不久,我们又一次外出劳动。学校为解决食堂炒菜油少的问题,跟永福县寿城公社某大队联系,学校出劳动力去捡茶子,然后将所得的茶子平分。这次捡茶子全校高、低年级去了约二百人左右。同学们自带行李到学校集中之后,从桂林北站搭火车到大溪河站。下车后步行向百寿城进发。一路上翻山过坳... |
[置顶]【往事钩沉】“桂林阔子不知羞,拿起枕筒当尿筒”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桂林市五初中劳动课特多,铁定每天下午有一节劳动课,种些菜蔬、瓜豆,另外每周还有个半天劳动。期末,三年“自然灾害”初显,劳动课就以种玉米、小麦为主,免费免交粮票供应同学们的早点。学校还自己烧石灰、烧砖、挖鱼塘,请农村同学中有这方面技朮的家长来做指导。寒暑假是不消说了,组织我们拉板车运货、挑土方挣学费,同学们都争着去,我当然也不会例外。 |
[置顶]【原创】驿丞板路——永福县苏桥驿诗踪
史载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析始安县永福乡置永福县,属桂州。唐承隋制, 既置县当每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代每三十里置驿,大多设在州、县城内,以方便来往官员休息和驿夫传递书信公文的业务,也有一些馆驿设在州、县城外附近的地方,其中有的成为高级宾馆。遗撼的是唐代永福县所置驿的文献缺佚,置驿数及驿名无从考察。但桂州设有馆... |
[置顶]【杂录杂议】读《桂州筵上赠胡予女》诗琐记
|
[置顶]【原创】驿丞板路——“清士而隐於下位”的谢驿丞
家住城北驿门前街,对与驿站驿丞有关联的信息格外感兴趣。日前读到明代朱綝《题淘金驿丞谢子良清隐书房》诗,发现淘金谢子良是一位颇有文化品位的驿丞。朱綝诗云: 驿官近日逢迎少,清隐何妨结草堂。 |
[置顶]【原创】乡土记忆——荒废的老村
一、八桂银江——祖居老村在八桂银江西畔 《明史·地理志》载:灵川,府北。北有百丈山。东北有融江,源出融山二洞中,一名银江,流经县境,又南入灵川县界 |
[置顶]【原创】从“有偏”到“挤老米”
桂林话有“有偏了”一语,其由来莫详焉。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爱玲先生《现代汉语方言中“有偏”的用法及其溯源》给出了说法。该文引用了27部清代和民国著作来阐述“有偏”一词“习见于江淮官话江苏南京、阜宁话,安徽安庆、池州、六安话,西南官话湖北武汉、襄樊、沔阳、红安话等方言。”可见“桂林话”里的“有偏” |
[置顶]【原创】元代灵川有个“银江驿”
灵川县置於唐代,当时是否设置驿站及驿名驿址等情况失载。元代在广西静江路设置站赤共十八处,马站有灵川站,水站有大龙站——未见有以“ |
[置顶]感谢与期待
老房契存世量颇大。据《四川日报》报道,仅成都市所存的40余万份老房契“勾勒出成都从清朝康熙年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城市面貌。”挡案学者认为“老房契”对“研究古代民俗文化、土地制度有 |
[置顶]【原创】“宁云忠卖地契”—— 桂林驿前门街“官街”和“山脚古路”
天下多少事,可遇不可求,意外获得一组《宁云忠卖地契》照片——卖的是驿门前街的宅地,真的是一桩很开心的事。 |
[置顶]【原创】芦笛岩壁书“唐寿武颜证等题名”的板路
近日,笔者偶然翻阅手边资料,发现其中一则记载似可一议。 这本1974年7月由桂林市革命委员会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印的《芦笛岩大岩壁书》,其中编号68《唐寿武颜证等题名》,见“洛□寿武颜证陈臬王溆”,纪年为“贞... |
[置顶]唐代诗人戎昱“流寓桂州而终”杂议
戎昱在大历年间曾先后两次入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幕府,前后作诗达十余首,仅以“桂州”入诗题的诗就有8首之多。笔者因其留下“流寓桂州而终”之谜,故不揣冒昧撰文试作探究个中因由。 |
[置顶]【原创】北宋元丰二年——桂帅曾布考察“徙经略司于邕州”
曾布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得力助手,官翰林学士、行起居舍人、权三司使。因市易法推行中出现了重大偏差,造成恶劣影响。熙宁七年(1074)曾布奉旨调查后秉公直言,受同僚忌恨被排挤出京,在历官饶州、潭州、广州知州后,于元丰元年八月壬子(十一日)知桂州,元丰三年(1080)闰九月壬寅(十三日)移知秦州。 |
[置顶]【原创】《静江府城池图》北关门外“东干壕”与蚂蟥洲之疑
报载蚂蟥洲生态修复工程于日前开工后,笔者一直关注后续报道。原因是《静江府修筑城池记》载“新开壕: “北关门外自寿星山背至莫家山脚共长五十二丈二尺,深二丈二尺,面阔二十二丈,系干壕无水,拖板桥一座。” |
[置顶]【原创】南宋词人向滈四题
一、桂林之行 北宋向氏出了个两度为相的向敏中,后又出了个神宗皇后,遂成为名门望族。靖康之变后,建炎二年(1128)金兵南下围攻淮宁府,知府向子韶子韶率诸弟守城。弟向子忞奉命走京师向留守大臣宗泽求援,... |
[置顶]【原创】桂林城北故事——东江驿事琐议
桂林城北驿前街因驿站得名。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桂林“城北旧有望秦驿,宋时改为桂州驿,今稍移而东,曰东江驿。”似乎驿站一直在城北,只是“稍移而东”而己。考之史载,驿名最早见于《旧唐书》,时驿名叫“桂州驿”,之后在白居易的诗歌里叫“望秦驿”,遗址在今驿前直里。北宋驿址未变(见后文),南宋移入城中,见于《静江府城池图》。元代改驿名为“站赤” |